當世界上還不存在照明工具時,人們或許隻能期盼著銀白色的月光早點出現,以驅走黑暗帶來的恐懼和不便。如今,當夜幕將整座城市吞噬時,人們早已不再驚惶失措:有了白熾燈,黑夜能在瞬間變為“白晝”。
光明探索
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9年之後,他又發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炭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戈培爾將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這一發明算是首個有實際價值的白熾燈。
電燈專利
1850年,英國人約瑟夫·威爾森·斯旺開始研究電燈。到了1878年,他在真空條件下用炭絲通電的燈泡獲得了英國的專利。隨後,斯旺開始在英國建立起電燈公司,一些家庭從此安裝上了電燈。
愛迪生的研究
1875年,愛迪生開始不斷嚐試改良燈絲。他將想到的1600多種耐熱材料全都記在了紙上,並一一做了實驗。經過多次試驗,愛迪生發明了炭絲燈。雖然這種燈泡也隻亮了很短的時間,但卻給電燈的研究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電燈照亮世界
1879年10月,愛迪生又試著將燈泡抽成了幾乎真空的狀態,並封上了口。當電流接通後,燈絲在真空狀態下發出了金色的亮光,並且連續照亮了45個小時。不久,愛迪生又研製出了炭化竹絲燈,大大提高了燈絲的壽命。
鎢絲燈誕生
1880年,愛迪生自行辦廠,開始生產世界上最早的商品化白熾燈。此後數年中,他繼續對燈絲材料進行改進,並最終發明了鎢絲燈。從此,白熾燈的壽命不僅達到了數千個小時,也進入到了尋常家庭。
知識小筆記
愛迪生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因為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麵的貢獻,在礦業、建築業等領域也有不少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