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榮譽(1 / 2)

第38回政治榮譽

燃燒了幾個來小時的地表火漸漸的熄滅了,荒草和叢科灌木已經完全的燒成了灰燼,一些粗大樹木上的樹枝也都燒光,隻剩下外表已經炭化還冒著縷縷青煙光禿禿的一個個樹樁。

王義豪把車重新開回到伊尼薩撮羅子的後麵。告訴正在望著被大火燒成一片焦黑的山坡的伊尼薩兄弟倆,馬上組織人,抓緊時間,趁大火過後,凍土表麵已經融化還沒有重新凍上之前,在坡底到坡頂山崖下麵平整出一條4步寬的道路,以便汽車的行駛和人員往來。

之後他自己率先拿著鐵鍬,頂著餘熱,開始幹了起來。隨後部落裏的人們也跟著投入了其中。

這項工作看起來挺簡單,去凸填凹,整個的工作量也不算大。可是在“去凸”的過程中,那些盤根錯節的樹根很麻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可手的工具。這個遊獵部落連鎬頭和鋤頭都沒有,隻有斧頭,獵刀和木鍬可以派上用場。而且在人員的組織上也有些問題,雖然參加的人不少,看上去挺熱鬧,但效率並不高。大家東一斧、西一鍬幹的毫無章法。

王義豪和伊尼薩提議,這不需要這麼多人,隻要30人參加就行,其餘的人可以回去休息,把留下的這30人分成3個組,每個組負責40米,分段施工。第一個又好有快完成任務的那個組。獎勵1袋餅幹。

伊尼薩巫師和伊安布素頭領馬上稱道:“此法甚好!”隨後王義豪和伊尼薩、伊安布素三個人用一個3米長的樹幹丈量了要平整的山坡,各組通過抽簽劃分了所承包的路段和工具的分配,王義豪帶來的2把鐵鍬和1把十字鎬分別分配給了各組。

用這1袋餅幹去獎勵10個人是不是太損了點?的確是真是太少了。但這還是王義豪動用了李部長的遺物,也是他現在能夠拿出來的唯一一點可以作為獎品的東西。東西不在多少,禮物不在輕重,關鍵在於它的意義,體現出一種差別。

這是這個處於原始共產主義公社狀態下的部落,第一次引進了競爭機製。一下激起了大家極大的工作熱情。產生這種熱情有兩個原因。第一,大家都吃過小王爺那又甜又酥的餅幹,隻是太少了可的確好吃。第二,自己的勞動成果以及勞動能力得到了大家,包括小王爺在內的充分肯定。這種肯定是一種榮譽。這種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隻有幹的最好,幹的最快,勞動能力最強的人才能獲得的一種成就感。滿足感。

人活著實際上活的是一種心態,一種感覺,什麼是苦,什麼是樂,苦和樂都是相對的。其實更多的是由自己的心態決定的。給予榮譽就是給你一個好的心態。有了一個好的心態,人們就要把這種好的心態保持下去。就不會去計較苦和累,物質上的得與失。就會專檢重擔挑在肩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和韌性。就會苦為樂,苦中有樂。就會在關鍵時刻,以這種良好的心態舍生忘死的堵敵人的槍眼,舍身去炸碉堡......

經近5個小時的奮戰,一條120米長,3米寬平整的山道修好了。經王義豪,伊尼薩、伊安布素以及大家選舉出來的三個臨時小組的“組長”聯合檢查驗收。二拐子為組長的這個組幹的又快又好。奪得了第一名,獲得了這1袋餅幹的獎勵。

王義豪決定把這件事的政治影響擴大化,讓人們的成就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他建議伊尼薩巫師和伊安布素頭領,在當晚的舉行一個篝火晚宴上,舉行一個餅幹發放表彰大會。由部落頭領伊安布素代表自己向這次獲得第一的二拐子這個組的10個人,每人頒發了3塊餅幹。自己要親自對這10個人致謝。同時,這10個人同部落的“領導”共進晚餐。由自己親自給大家做這頓晚餐。

伊尼薩巫師和伊安布素完全同意王義豪的提議,隻是提出了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裝餅幹的塑料袋屬於整個部落的財產,要交給伊尼薩保管。

在當晚的表彰會上,二拐子這組的10個人,一字站在“主席台”前,麵對在部落眾人,在人們羨慕的眼光和喉結的上下滾動中從伊安布素手中接過了3塊餅幹。10個人中沒有一個人當場吃掉的,都象得到了奇珍異寶一樣的小心翼翼的揣在了懷裏。準備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這又甜又香的點心,而更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分享這一巨大的精神財富。

王義豪這個從解放軍這所大學校裏走出來的人,對於解放軍的政治工作還是相當多的了解的。特別是在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的60——7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各部隊開展了“創四好,爭五好”活動巨大的政治威力感悟很深。“創四好,爭五好”是當時每個中國軍人爭取榮譽的一種原動力,能當上一名五好戰士不僅是個人的巨大榮譽,也是家裏和親戚朋友的極大光榮。把一張五好戰士的榮譽獎狀寄回家,所有的家庭都會把這張榮譽獎狀掛在家中最顯眼的位子上,鄰居們看到後都會羨慕的要命。他能充分的理解二拐子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和部落眾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