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53 回 生存方式(1 / 2)

第53回生存方式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隨著一場春雨,大地已呈現出,無邊光景一時新,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景色。一年之計在於春,王義豪和趙大虎兩人已經研究過了,今年一定要把農業發展起來。最起碼要解決蔬菜的問題。所以在授刀儀式後,王義豪把伊尼薩巫師和頭領伊安布素請到了家裏。準備和伊尼薩巫師和伊安布素討論一下“春耕”生產和以後的部落的發展方向問題。

從長遠看必須解決糧食和蔬菜問題,王義豪和趙大虎來到這個時代快三個月啦。在這段時間他們發現,這個部落的人們主要的食品是肉類。麅子、鹿,野豬、熊、灰鼠等所有打到的獵物和輔以少量的麵粉,後來學會了捕魚又豐富的他們的食譜,他們常用的做法,烤肉、燒肉、肉幹或生吃,尤其是動物的心髒和肝髒。少量的羊奶,鹿奶作為部落中的老弱病殘的補品。那些又黑有苦的茶和發酸的度數不高的酒是他們的主要的飲料。副食主要是黃花菜、木耳和各種食用蘑菇等幹菜。水果更少,隻要是數量可憐,果實很小,野生的冷凍的山丁子、臭李子和山裏紅等。

這對於以五穀雜糧為主食,以蔬菜為副食的王義豪和趙大虎來說,整天成月的連魚帶肉的吃,實在是受不了啦。這絕不是他們挑剔,這是他們的胃腸真的受不了。最為明顯的是趙大虎本身活動就少,大便成了他一件很艱巨的任務,王義豪隻得向部落申請多供應些有著良好的清滑作用的木耳給他吃。當然也不能完全的依靠部落的供應,王義豪也會利用打獵的機會,到一些倒地枯萎的柞樹上采集一些殘留的秋木耳。

王義豪在狩獵時發現鬆鼠冬天會為自己儲藏大量的食物,它們在秋天把它們愛吃的蘑菇采集後掛在樹枝上,這些幹枯的蘑菇看上去就像被霜打了的花兒一樣。當然他不會考慮鬆鼠的死活,他很不客氣的把這些鬆鼠掛在樹枝的蘑菇竊為己有,有時還會順便關顧一下鬆鼠在樹幹上嗑出的庫房,竊取一些鬆鼠收集的鬆子,榛子之類的幹果。

其實,王義豪這樣已經違反了部落公有製的分配原則。好在大家把小王爺和趙大虎看成另類,沒有人和他們攀比罷了。

王義豪為了調整他們自己的食品結構,也算是煞費苦心。他在馬料裏挑出一些穀子和高粱放在一塊凹型的石頭裏,用一根木棒搗;脫去穀子和高粱上麵的殼,舂出一點小米和高梁米,隔三差五的熬點小米粥和高粱米粥。稻子他還沒發現過,因此大米他們從來是一次也沒吃到。

部落裏到是有些很糙的黑麵粉,好壞,粗細,黑白先不說,關鍵時數量太少,麵粉要到離部落營地很遠,好象是一個月半個月才有那麼一次的集市,用毛皮和魚幹,肉幹等換來的。三天兩頭的才能吃上一回。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就更不要說了,那是連一口也沒吃著過,維生素的補充主要是來源於動物的肝髒和數量不多的黃花菜、蘑菇,以及做為調料的幹野蔥、幹野芹菜。

王義豪為了給趙大虎加強營養,曾問過伊尼薩巫師,怎麼沒見過部落裏有東北冬季儲存最多,最常見的白菜,蘿卜,土豆,大蔥,大蒜?

這是他還不了解這個時代的真實情況,其實古人生活的很苦,吃的蔬菜品種少,一年四季吃的很單調,在春冬季就更少了,農耕地區也都如此,更何況遊獵和遊牧民族了。他們上哪兒去整蔬菜去啊。

伊尼薩巫師告訴王義豪:“根肉質,球狀、根皮紅色、根肉為白色的蘿卜是有的。”接著又如數家珍的說:“蘿卜性微溫,入肺、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生津止渴、補中、安五髒等功能。但隻在夏秋季節,在城鎮的集市可買到。大蔥,大蒜主要產於南麵的大宋,在城鎮集市秋季初冬時節偶見。小王爺所言的白菜和土豆到是真得聞所未聞。小王爺不妨細細道來這白菜和土豆的形狀特點給老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