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合二而一(1 / 2)

第70回合二而一

“那就有勞司馬兄啦。”王義豪思忖了一會說:“有關雙方聯合之事,我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鬆散型的方式,我們雙方共同的製定一個總的指導綱領。成立一個聯合指揮機構。這個聯合指揮部由五人組成,墨鬆寨出三人,逸龍山莊出兩人。但仍和現在一樣各自據守一方,相互支持,各方具有自主權,該幹什麼幹什麼。當遇到重大的事件時,一方無法單獨應對是,由共同指揮部來進行協調雙方的共同行動。”

大家全神貫注的洗耳恭聽著。

“第二種方式,就是雙方成立一個有著統一綱領的統一的組織,選舉出這個組織的領導機關,雙方的人,財,物等一切資源全部歸屬於這個統一的組織,兩家合為一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以便做大做強。”

聽完了王義豪的兩個方案後,在場的所有的人都在各自的權衡著這兩個方案利弊以及自己在這兩個方案中可能的得到的好處。

王義豪接著說:“雙方聯合是事關今後發展的大事,大家都要認真的加以考慮,怎麼辦更好,更有利與今後的發展。有關聯合具體的事宜,待雙方都經過充分的考慮後,再進行商議。當然墨鬆嶺方麵也可以提出更佳的方案和補充方案。”

司馬瑜想了想說:“我們何時再商議此事?”

王義豪和伊尼薩對望了一下,說:“我想等我們從上京回來時,能和鄂王坐在一起,再詳細的商議怎麼樣?”

“你們上京之行大概需要多少天?”司馬瑜問道。

王義豪很不確定的回答道:“多者10天8天,少則4、5天吧。”接著他又說:“我提議在此期間,雙方維持現狀,黑熊溝小寨仍由武默然進行管理,我們逸龍山莊在此留下兩個人,暫時做為我們雙方的聯絡處。”

“好,那就按小王爺說的辦。”司馬瑜想了想站了起來,向王義豪和伊尼薩作了個揖說:“有關雙方聯合之事,事不宜遲,我想馬上趕回墨鬆嶺主寨和鄂大王商議一下。”

“嗬、嗬、嗬,司馬兄辦事真是雷厲風行。”王義豪很欣賞司馬瑜這種工作態度,接著他裝做十分內疚的說:“司馬兄,我們雙方這次誤會,打死打傷了你們的三個人。請你轉告鄂爾特猛大王,真的太對不起。死者的善後處理由我們負責。受傷者,大巫師已經給他作了手術,應該不會傷及性命。請你們放心,我們會照顧他後半生、對他負責到底的。”

這個中華小王爺真能扯,人死了就死了,埋了就行了,還有什麼好善後的。司馬瑜心裏暗忖道,受傷的還不如死了,就算救他一命,一個缺胳膊少腿的人,你讓他今後怎麼活。救還不如不救,給他個痛快多好。行了。我可和你扯了,還是趁早回去和鄂爾特猛大王研究雙方聯合的大事去吧。他十分大度的說:“這的確是一場誤會,小王爺和大薩滿也不必把此事掛在心上。”

“司馬兄真是心胸似海能成大事業之人。”王義豪轉過麵對伊尼薩說:“伊大爺,這次黑熊寨送我們150兩銀子和4匹黑布,我們都收下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你老看看我們應回敬點什麼好呢?”

王義豪對於現在的銀子沒有概念,他不知道150兩銀子能幹什麼?但在他的記憶中,好象北宋和大遼雙方之間簽下的“澶淵之盟”,中規定,做為下國的北宋每年要給大遼進貢絹20萬匹,銀10萬兩,雙方結為所謂兄弟之國。如果每年給10萬兩銀子就能讓占有優勢的一方罷手的話,那10萬兩銀子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數量。150兩銀子是北宋貢銀的千分之一點五啊,這恐怕也應該算是個一不小數,自己押送的這些貨物價值多少銀子他對此是一無所知,究竟應該怎麼和墨鬆寨對等的“有來有往”他也不很清楚。所以他把這個活推給了伊尼薩這個部落的老當家人了。

伊尼薩心裏盤算著,自己當了部落這麼多年的家,還從沒有見過部落有20兩銀子的時候。部落的交易絕大多數是以物易物的形式進行,很少使用銀子作為交換手段,所以對於銀子貨幣概念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部落現在已經很有錢啦。回禮給多了自己部落吃虧,給少了吧,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但他很有會化解矛盾,他對司馬瑜說:“我們一家人就不要說兩家話了,不搞那些錦上添花的虛事。你不是說山寨中糧食不多嗎?我們這次所攜帶的也不多,就送墨鬆寨一車肉幹,一車魚幹以解你們燃眉之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