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渤海匠人(1 / 2)

第77回渤海匠人

王義豪牽著馬跟在劉漢武的後麵,漫步在這個900多年前的古城裏,仔細的觀察了解的方方麵麵的情況。

劉漢武和張富貴,輕車熟路很快的找到了一些熟悉的上京中的商戶,把王義豪帶來的這些毛皮和肉幹個魚幹以及虎膏鹿茸等名貴的中藥才處理了,並換回了一些布匹,麵粉,種子等和一些生鐵、純銅,錫,鋅等。

中午,王義豪找了一家寫著“太白遺風”很有規模的酒店,“做東”宴請劉漢武一行8人。

劉漢武這時又恢複了大商人的派頭,他十分在行的點了一個大包房。當店小二送進菜單後,他接過菜譜也沒客氣,十分瀟灑的一口氣點了,扒熊掌、紅燒駝峰、猴頭蘑扒鹿尾、鐵鍋燉天鵝、清蒸八寶豬、醬黃羊肉、罐燜野鴨、鬆蘑燉山雞、熏兔脯、香烹麅脊,油炸哈什螞、溜黑魚片等12多道“硬菜”。外加10斤豬肉包子,4壇好酒。然後把菜譜遞給了王義豪說:“王掌櫃,你看看你自己喜愛吃啥,再點幾個。

王義豪知道古代人比較能吃,尤其是中原人的蛋白攝取量更是少的可憐,平時很少能大魚大肉這樣吃。但一次點這麼多菜的確也有點太多了,進酒店時他已經注意到了,給散台客人上菜的盤子都是八寸的大盤子。可自己請客也不好多說什麼。

他接過了菜譜,看了看又點了幾個自己現在最想吃的蔬菜類的,清蒸肉蓉菘卷,山雞蛋炒蕨菜,山珍刺龍芽,溜豆腐。主食點了,果醬金糕,棗泥糕、蓮子粥。要了一壺茉莉雀舌毫香茗。隨後他把菜譜交還給了店小二,告訴快點上菜,但他知道劉漢武點的這些菜那個都能快不了。最少也得一、兩個小時以上。

他想利用這段時間在盡可能的多了解一些情況。於是告訴劉漢武帶著大夥在這裏等著,自己出去一下,一會兒回來

王義豪出了酒店信步的來到“太白遺風”酒店斜對麵的一家賣各種刀具的商店。他看到商店門前的門檻上坐著一個40來歲挽著袖口,敞開胸脯,露出一身精廋肉身體健壯,正在喝水的中年人。

他看王義豪過來,急忙的站了起來,倚門迎接,說道:“客官,本家有用上好镔鐵打造的刀械,方便進來看看。”

王義豪打量了一樣這個中年男子,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就進去看看。”說著走入到商店,看到門兩側的山牆邊上的兵器架上,擺著刀槍劍戟,牆上掛著幾把長短不同的刀具。

這個中年人把王義豪讓到了門對麵的一付柏木桌子旁,請王義豪入座,笑容可掬道:“客官,你是想刀還是想買劍,是賣現成的還是想定製?”

王義豪想到自己答應送給墨鬆寨大頭領鄂爾特猛的禮物。問道:“掌櫃的,你這兒有用镔鐵打造的劍嗎?”

“不知客官是要文劍還是要武劍?”

“劍就是劍,怎麼還分文劍,武劍”這王義豪還真沒聽說過。於是他問道:“掌櫃的,何為文劍,何為武劍?”

係劍穗的稱文劍,是文人墨客抒以淩雲壯誌,表現尚武英姿的飾物,這種劍多作裝飾,通常劍身短,劍脊也薄,重量輕。武劍是用於武拚的兵器,不係劍穗,劍身長,厚脊,雙麵刃,直柄,中間有兩道凹型血槽。

聽後王義豪說到“是這樣,掌櫃的,那就把你的文劍,武劍的現貨都拿來我看看。”

這個商店的老板從牆上摘下了兩把帶鞘的劍放在了桌子上,王義豪從一個裝飾較多劍鞘中拔出了一把顯然是“文劍”的劍,他看了看劍脊的最厚處有2、3毫米,又看了一眼劍鋒,然後拿著這把劍,用力的抖動了幾下劍身,發現這劍的彈性很差,隨後又看了一眼劍鋒,經自己這麼一抖動,劍鋒照剛才已發生了變型。以他的眼光看,這種劍也隻能做為文人騷客的裝飾物,沒有什麼實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