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好分無非就是三個兒子,留下小姑的一份,分成三份就行。當然按理說大房應該多分,且有照顧老人的規矩,可是家裏情況比較特殊,老大是大房的,老二、老三是二娘的,從二娘這邊考慮肯定是不想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分出去,可是她又不願意將老大分出去,這樣就沒有便宜可沾。張大柱也不想跟老大家過,主要是怕自己這個兒子太老實受氣。
“家裏就這點東西,我和族裏商量好了!平均分,以後你們每個月每家給我們兩老一百文錢!”張大柱早已想好了,要把老大分出去,“按理說是老大家的留在這裏,把老二、老三分出去,可是老大家的有一塊他娘留下的宅地,就把老大家的分出去,老二、老三商量,我們倆老跟著哪家,哪家就住現在的房子!”
“那不行!平均分,誰知道老大得了多少銀子!都有錢蓋房子了,還惦記家裏這點東西幹什麼!直接分出去就行了!”田氏不幹了,老大還得分自己兒子的良田,門都沒有。、
“你住嘴!留給老大家的都是在族裏備過案的,隻有一副鐲子和一個地契,地契你也不是不知道在哪!老大去拿過來,讓族長看看!”
柳一一回屋取東西,心裏暗道,這個張家的族長四十出頭,看著倒像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
田氏、張仁愛、李氏、王氏四人看著兩個分量很足的金手鐲,恨不得看到自己眼裏,於是田氏看柳一一的眼神裏又加了一分憤恨。
柳一一真是大感不耐,自己躺著都能中槍。這四個人都像沒見過東西一樣。
這也難怪,如此分量十足的金手鐲,怕是值不少錢,再看看那二十兩銀子,顯然不夠瞧的。
“這是孟氏臨死前,由族長和幾位族叔見證的,這金鐲子是孟氏的陪嫁要傳給長媳婦,這份宅地是給老大的,所以現在住的地方就沒有老大的份了。”張大柱現在明白了當時孟氏為何如此堅持要把這兩樣東西留給老大,還請來族長來見證,想必一定是知道田氏的脾氣。可恨當年怎麼就因為孟氏的病,而聽從娘的安排,娶了田氏。當年田氏看著也是毫無心機,為了孟氏當年的堅持,自己還怪孟氏多事,連死前都沒能見上一麵,現在想來自己是錯了。
田氏還想說什麼,被張大柱狠狠的等了一眼,不敢再吭聲。
二十兩銀子,三個兒子一人四兩銀子,留給死丫頭五兩銀子當嫁妝,三兩給兩位老人留下。柳一一自己沒意見,這樣也算公正,張仁愛就高興了,對於一個姑娘,嫁妝有五兩銀子已經是非常多了。可是這樣老二、老三就不高興了,一個姑娘家也能得如此多的銀子。不過再不高興也不能言語,要是在族長的麵前顯出自己小氣,一會分家更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