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章(1 / 3)

兩個小時前,奧蘭多從希爾頓酒店出來,去赴小情人的私下邀約。

他今天穿著一件微立領的天藍呢絨大衣,這個顏色對於黑白灰控奧蘭多來說真是極其罕見,除此之外,男人的一頭金發也並未如往常一般刻意定型,細碎的劉海隨意覆在額頭上,順其自然。這個扮相讓他少了許多嚴肅和刻板,多了幾分隨性和雅痞。

他朝著秦珊家所處的小區慢條斯理走去。

一路上,奧蘭多引來無數路人的側目,他實在太過耀眼,擁有歐美人的開掛五官不說,皮膚衣著發色瞳孔也都帶著先天和人為的鮮明。北京灰蒙蒙的天空讓他看起來自帶柔光,如同西方史詩電影裏的精靈族。

美好的事物總是惹人青眼,當地百姓或多或少都會被他驚豔那麼一下下,但卻沒有人能夠想到他的真正身份是個海盜船長,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年輕好看的外國留學生。

為了迎接奧蘭多的到來,秦珊起了個大早籌備金毛口糧。她覺得奧蘭多第一次來北京嘛,肯定得吃吃正宗的北京烤鴨,上回她媽媽打包帶回一盒全聚德後,她發現自己在兩年沒接觸過一次這道特色菜還失憶過的情況下,竟然在嚼到脆皮的第一口就能飛快回憶起有關烤鴨的詳細做法。

奧蘭多今天要來,所以秦珊等他爸媽一走,就開始著手準備烤鴨了。

北京烤鴨,堪稱硬菜,做法很複雜,但總結起來也無非三點要義,脆皮,嫩肉,多汁。

秦珊先去附近的集市挑選了一隻新鮮的填鴨,帶回家後,就把它塞在水池裏,用開水正麵反麵反複澆灌三遍,接著去酒櫃裏取出一個幾乎見底的紅酒瓶,往瓶子裏灌滿水,再把被開水燙好的鴨子倒豎在瓶子上立起來,再用一根筷子將鴨翅架好。

進行完如上準備,秦珊就把酒瓶鴨放到了陽台通風陰涼口晾著,得晾起碼五個小時,這樣鴨子的表皮才能夠幹燥,緊縮,發亮。

中間這五個小時的空餘,秦珊也沒有浪費時間,而是去認真做了一大疊荷葉餅,這種餅的製作方法也很簡易,麵粉和鹽混淆,衝入八十度左右的熱水,攪拌成絮狀……等到溫度降下來之後,秦珊就把麵餅揉成了光滑的麵團,覆上保鮮膜,醒麵差不多半個小時。

三十分鍾的控製鬧鈴一響,秦珊就跑到廚房,摘掉保鮮膜,架好砧板,在那上頭將麵團搓成長條條,取下廚刀切成三十二等份,搓圓碾扁,成為可愛的圓狀小劑子,再將兩瓣小劑子的一麵刷層油,刷油麵相對,兩兩疊起。疊好的劑子用擀麵杖一起壓扁,技術一般的話,擀到餃子皮的厚度就差不多了;不過像秦珊這種技術佳有完美主義強迫症的小廚子,果斷會擀到薄如蟬翼的程度,她才能心情愉快點。接下來的程序就變得順理成章,平底鍋架起,不用澆油,每擀好一張就攤進鍋底,皮過於薄弱的關係,短短五秒的加熱就能見到麵皮變白鼓起打泡,這種時候,就可以把麵餅出鍋了。

擀麵,下鍋,掀出,三點一線,秦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等將所有麵餅都烙好後,秦珊一張張拿起來,動作非常小心地,將它們趁熱撕成了兩層。

包裹醬汁,黃瓜條,大蔥絲和烤鴨片的荷葉餅就完成了。

然後就是烤鴨所必須的脆皮水,步驟和簡單,蜂蜜、白醋、料酒和兩大勺清水混合攪拌後,秦珊便將脆皮水均勻地刷滿鴨子表皮,每一個旮旯都不放過,然後繼續放在通風處晾幹,這個步驟需要重複兩遍,讓其完全滲透。

在最後一次風幹的時候,秦珊擰開烤箱,預熱200度,再將晾好的鴨子從紅酒瓶取下,蘋果切塊塞進鴨肚,除了塞蘋果,還要將麵包浸透清水塞進同樣的地方,用牙簽固定開口。

踮腳從流理台上方的櫥櫃裏翻出錫紙,秦珊把鴨腿末端和翅尖一一裹好,烤盤也包上錫紙,倒入少許清水。接著就放鴨子,一開始得把鴨胸朝上,降烤箱溫度到170度,烤40分鍾,再翻麵烤20分鍾。最後一步就是檢查上色了,秦珊再次取出烤網,色度還算滿意,不必再調高溫度加時烘烤。

大功告成。

剛剛出箱的烤鴨帶著棗紅的色澤,油潤發亮,因為熏烤微微皺縮、翻卷的外皮光是看著就覺得酥脆非凡,入口噴香。

北京烤鴨有一套固定的傳統做法,在鴨腹腔內灌水後再縫起來,這樣鴨肉外麵有脆皮的包裹,內部又有水分的浸潤,才能完全的鎖住肉汁。自己在家的話,很難複製這個方法,秦珊自創了一個簡易的替代,用蘋果和浸透的麵包填充鴨腹,不僅能鎖住水分,一樣可以模仿出果木燒烤出的果香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