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一隻罐子的自述(1 / 1)

我是一隻產自於唐代耀州窯的瓷罐,我周身黑漆漆,光禿禿,連條花紋都沒有,現在的人們給我起了個名字叫高古瓷,可那是我隻是擺在大街兩旁眾多罐子中的一隻,張三的第四十代老祖宗是個農民,在去長安城賣菜時,看中了我,就花五個大錢就將我買回家,用來盛鹽,從此,我就開始了與張三家一千多年的緣分。

幾百年後,到了五代時期,張三的第三十五代老祖宗開始做買賣,慢慢的有了錢,有了三妻四妾,有了大房子,看到我身上黑漆漆的,連個花紋都沒有,太醜陋,就將我棄之一旁,任我日曬雨淋。

又過了一百多年,到了張三的第三十代老祖宗時,他在做一筆生意時,受到欺騙,房子、家產都賣掉抵債了,重新回到了一窮二白、家徒四壁的境地,因為我醜,沒人要,他就將我找出來,擦拭一番,用我來盛米。

白雲蒼狗,如駒過隙,這一千多年來,我一直在張三家服務,先後盛過鹽,裝過米,裝過油,盛過水,兢兢業業,連一句怨言都沒有說過。

一千多年後,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因為國家國力強盛,俗話說“歉年米穀豐年玉,亂世藏金盛世文”,人們的口袋裏都有了錢,收藏也水到渠成的熱了起來。

一個電視台為了擴大收視率和影響力,開設了一個鑒寶欄目,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鑒寶活動,這一天,他們來到了我們縣,並在電視上做廣告,讓家裏有老貨的踴躍前去鑒寶。

我現在的主人張三看到了這個消息,心裏癢癢起來,就在家中翻騰一番,結果也沒找到有價值的物件,最後他把目光轉向了我,要帶著我去參加鑒寶,我的女主人也就是張三的妻子恥笑道:“你真是想發財想瘋了,這個像烏鴉一樣醜陋的家夥如果是寶貝,咱家的這些碗呀碟呀的都是國寶!”張三說:“去碰碰運氣吧,萬一它值個仨瓜倆棗呢!”我一陣激動,心中狂喊:“我終於要有出頭之日了!”

第二天,張三就把我擦拭一新,帶著我去了鑒寶欄目組,並如願的見到了那些專家,其中一個年輕一點的專家接過我來,仔細地看了看,說:“我怎麼覺得它有些像唐代耀州窯的高古瓷呀!”另一個帶著厚厚的眼鏡,一副滿腹經綸模樣的專家接過我來,草草看了一眼,就說:“這怎麼會是耀州窯的瓷器呢,你看看,它的釉子沒有耀州窯的古樸典雅,色彩沒有耀州窯的莊重,器型也不對。”第三個專家也瞟了我一眼,如此說:“這個瓷器看起來應該是民國時期仿造的,年頭不會超過一百年!”張三小心翼翼得問:“那麼請教專家,這隻罐子能值多少錢?”第四個專家說:“這如果是唐代耀州窯的瓷器,價值最起碼要在一百萬以上,但是因為這是仿造的,所以就不值錢,一百塊錢就能買仨!”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穀底,我估計我的主人張三也很失望,這從他的神情中就可以看出。

我被張三帶回了家,依舊在廚房服役,幹著盛米裝鹽的老活計,我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還有沒有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