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一隻燒瓶的啟示(1 / 1)

不要感慨機遇總是不眷顧自己,要知道,機遇總是悄悄從你身邊經過。做個有心人,去發現機遇,抓住機遇。

別涅迪克博士在法國一家化學研究所工作,是一名高級研究員。他喜歡研究,對什麼事情都非常好奇。

一次,他正在實驗室裏做實驗,就在他準備把一種溶液倒入一隻燒瓶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燒瓶。燒瓶瞬間掉在了地上,別涅迪克博士有些鬱悶。可是,當他找來掃帚彎下腰準備打掃的時候,卻發現這隻燒瓶並沒有摔碎。以前,燒瓶掉在地上,沒有一個能幸存,全部都摔成了碎片,而這隻燒瓶除了有幾道裂痕外,竟然沒有破碎,真是太奇怪了!別涅迪克博士撓撓頭,怎麼也想不通。於是,他就把這隻奇怪的燒瓶貼上標簽,標明問題,暫時存放起來,準備等日後好好研究。

幾天以後,別涅迪克博士在報紙上無意間看到一篇報道,說市區內有兩輛客車相撞,車上的乘客都被擋風玻璃的碎片劃傷,其中一輛客車司機的傷勢尤為嚴重,被一塊碎玻璃刺穿麵部插入口腔。別涅迪克博士突然想到了前幾天沒有摔碎的奇怪燒瓶。他急忙來到實驗室找到那隻燒瓶,他仔細觀察,發現那隻燒瓶的瓶壁上有一層非常薄、而且幾乎透明的膜。別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取下一點薄膜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隻燒瓶以前裝的化學溶液叫硝酸纖維素,那層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後殘留下來形成的。那層薄膜遇到空氣後產生了反應,緊緊地粘在瓶壁上,從而起到了保護作用。因為這種薄膜沒有顏色,幾乎透明,所以粘在瓶壁上很難看出來。

別涅迪克博士由此聯想到如果把這種溶液用到汽車玻璃上,如果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交通事故,乘客也不會被玻璃的碎片劃傷或刺傷,生命安全就會得到有效地保障。

就是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一隻燒瓶的啟示,讓別涅迪克博士獲得了20世紀法國科學界的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