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者,釋其所已有,而求其所未得也。苦心愁慮以行曲,故福至則喜,禍至則怖,神勞於謀,智遽於事,禍福萌生,終身不悔,己之所生,乃反愁人。不喜則憂,中未嚐平。持無所監,謂之狂生。人主好仁,則無功者賞,有罪者釋;好刑,則有功者廢,無罪者誅。及無好者,誅而無怨,施而不德,放準循繩,身無與事,若天若地,何不覆載!故合而舍之者,君也;製而誅之者,法也。民已受誅,怨無所滅,謂之道。道勝,則人無事矣。聖人無屈奇之服,無瑰異之行,服不視,行不觀,言不議,通而不華,窮而不懾,榮而不顯,隱而不窮,異而不 見怪,容而與眾同;無以名之,此之謂大通。升降揖讓,趨翔周遊,不得已而為也,非性所有於身,情無符檢,行所不得已之事,而不解構耳,豈加故為哉!
故不得已而歌者,不事為悲;不得已而舞者,不矜為麗。歌舞而不事為悲麗者,皆無有根心者。善博者不欲牟,不恐不勝,平心定意,捉得其齊,行由其理, 雖不必勝,得籌必多。何則?勝在於數,不在於欲。駎者不貪最先,不恐獨後,緩急調乎手,禦心調乎馬,雖不能必先載,馬力必盡矣。何則?先在於數,而不在於欲也。是故滅欲則數勝,棄智則道立矣。賈多端則貧,工多技則窮,心不一也。故木之大者害其條,水之大者害其深。有智而無術,雖鑽之不通;有百技而 無一道,雖得之弗能守。故《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一也。其儀一也,心如 結也。”君子其結於一乎!舜彈五弦之琴,而歌《南風》之詩,以治天下。周公 殽臑不收於前,鍾鼓不解於縣,以輔成王而海內平。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啟處, 無所移之也。以一人兼聽天下,日有餘而治不足,使人為之也。處尊位者如屍,守官者如祝宰。屍雖能剝狗燒彘,弗為也,弗能無虧;俎豆之列次,黍稷之先後, 雖知弗教也,弗能害也。不能祝者,不可以為祝,無害於為屍;不能禦者,不可以為仆,無害於為佐。故位愈尊而身愈佚;身愈大而事愈少。譬如張琴,小弦雖急,大弦必緩。
無為者,道之體也;執後者,道之容也。無為製有為,術也;執後之製先,數也。放於術則強,審於數則寧。今與人卞氏之璧,未受者,先也;求而致之, 雖怨不逆者,後也。三人同舍,二人相爭,爭者各自以為直,不能相聽,一人雖 愚,必從旁而決之,非以智,不爭也。兩人相鬥,一羸在側,助一人則勝,救一 人則免,鬥者雖強,必製一羸,非以勇也,以不鬥也。由此觀之,後之製先,靜 之勝躁,數也。倍道棄數,以求苟遇,變常易故,以知要遮,過則自非,中則以 為候,暗行繆改,終身不寤,此之謂狂。有禍則詘,有福則嬴,有過則悔,有功 則矜,遂不知反,此謂狂人。員之中規,方之中矩,行成獸,止成文,可以將少, 而不可以將眾。蓼菜成行,瓶甌有堤,量粟而舂,數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 以治國。滌杯而食,洗爵而飲,浣而後饋,可以養家老,而不可以饗三軍。
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簡不可以合眾。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易故能天,簡故能地。大樂無怨,大禮不責,四海之內,莫不係統,故能帝也。心有憂者,筐床衽席,弗能安也;菰飯解牛,弗能甘也;琴瑟鳴竽,弗能樂也。患解憂除,然 後食甘寢寧,居安遊樂。由是觀之,生有以樂也,死有以哀也。今務益性之所不能樂,而以害性之所以樂,故雖富有天下,貴為天子,而不免為哀之人。凡人之性,樂恬而憎憫,樂佚而憎勞。心常無欲,可謂恬矣;形常無事,可謂佚矣。遊 心於恬,舍形於佚,以俟天命。自樂於內,無急於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 一概。日月廣叟而無溉於誌,故雖賤如貴,雖貧如富。大道無形,大仁無親, 大辯無聲,大廉不嗛,大勇不矜。五者無棄,而幾向方矣。軍多令則亂,酒多 約則辯;亂則降北,辯則相賊。故始於都者,常大於鄙;始於樂者,常大於悲; 其作始簡者,其終本必調。今有美酒嘉肴以相饗,卑體婉辭以接之,欲以合歡;爭盈爵之間反生鬥,鬥而相傷,三族結怨,反其所憎,此酒之敗也。
《詩》之失僻,樂之失刺,禮之失責。徵音非無羽聲也,羽音非無徵聲也,五音莫不有聲,而以徵羽定名者,以勝者也。故仁義智勇,聖人之所備有也,然而皆立一名者,言其大者也。陽氣起於東北,盡於西南;陰氣起於西南,盡於東北。陰陽之始,皆調適相似,日長其類,以侵相遠,或熱焦沙,或寒凝水,故聖人謹慎其所積。水出於山,而入於海;稼生於野,而藏於廩。見所始則知終矣。席之先雚蕈,樽之上玄酒,俎之先生魚,豆之先泰羹,此皆不快於耳目,不適於口腹,而先王貴之,先本而後末。聖人之接物,千變萬軫,必有不化而應化者。 夫寒之與暖相反,大寒地坼水凝,火弗為衰其暑;大熱爍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寒暑之變,無損益於己,質有之也。聖人常後而不先,常應而不唱;不進而求, 不退而讓;隨時三年,時去我先;去時三年,時在我後;無去無就,中立其所。
天道無親,唯德是與。有道者,不失時與人;無道者,失於時而取人。直己而待命,時之至不可迎而反也;要遮而求合,時之去不可追而援也。故不曰我無以為而天下遠,不曰我不欲而天下不至。古之存己者,樂德而忘賤,故名不動誌;樂道而忘貧。故利不動心。名利充天下,不足以概誌,故廉而能樂,靜而能澹。 故其身治者,可與言道矣。自身以上,至於荒芒爾遠矣,自死而天下無窮爾滔矣,以數雜之壽,憂天下之亂,猶憂河水之少,泣而益之也。龜三千歲,浮遊不過三日,以浮遊而為龜憂養生之具,人必笑之矣。故不憂天下之亂,而樂其身之治者, 可與言道矣。君子為善,不能使福必來;不為非,而不能使禍無至。福之至也,非其所求,故不伐其功;禍之來也,非其所生,故不悔其行。內修極而橫禍至者,皆天也,非人也。故中心常恬漠,累積其德,狗吠而不驚,自信其情。故知道惑,知命者不憂。萬乘之主卒,葬其骸於廣野之中,祀其鬼神於明堂之上,神貴於形也。故神製則形從,形勝則神窮。聰明雖用,必反諸神,謂之太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