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榆林一帶來說罷,有畜牧皮毛之利,有煤有水,人民有工藝才,許多工業可以辦,許多學校可以設。更可注意的,陝北廣大的青年層,在將來甚有希望,大概皆聰秀而勤樸,體質亦好,對國事熱心。” (摘自張季鸞:《歸鄉記》,19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