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日
(此電係趙身邊我中央直屬之特情人員所發,落款係秘密情報代號,故略。以此電結合下麵幾電看,頗有意味。)
1943年12月9日,趙壽山致毛澤東電:
公兄:
弟部已集結登偃間開始整訓。目前弟去洛一行,雖在特務監視中,而各方尚為尊重。湯及小蔣摩擦已趨表麵化,此間唯靠蔣商湯條件,仍短期整訓,暫安請釋念。兄近況望告。
弟勤 灰
毛主席12月15日複電:
勤兄:
灰電悉,甚慰。弟處情況尚好,國際局勢日佳,對華必有影響。惟困難仍多,貴我均須警惕。以複。
弟公 刪亥
1943年12月14日,蔣介石調趙壽山去重慶受訓,趙壽山當日向毛主席發報:
公兄:
今晨忽接渝方命令,調弟赴渝充任中訓團第二十七期大隊長之職。雖係短期受訓性質,但顧慮殊多。弟已以申病未廬,對去渝為辭懇洛蔣為請免去。恐難邀準。究竟可去與否,萬望我兄詳細示知為盼。
弟勤 亥寒
毛主席1943年12月22日複趙壽山電:
勤兄:
寒電悉。受訓事同意來電所稱先以病辭,不允再去,較為妥善。
公 養
趙壽山接到電報後,又當即向毛主席發電請示方針。
萬急公兄:
關於調弟赴渝,根據各方情況及意見,凶多吉少。吾人究應束手待斃,抑另設他途,盼火速電複。
弟勤 叩養
毛主席於24日複電趙壽山:
勤兄:
養電悉。依目前情況,除忍耐待時外,實無萬全之策。如取拒調方針,其後果如何,應作何種準備,取何種行動,望提出具體意見見告,以便研究。
弟公敬
以上是關於整訓和調訓一事,趙壽山與毛主席的幾次電報來往。可以看出,趙當時是很焦急的。調訓,是蔣介石由於多次對三十八軍所施展的各種軟硬兼施的手段均未得逞,才下了最後決心,調趙壽山到中央訓練團受訓。趙接到命令後猶豫難決,深夜找我前去商談。他認為這次名為調訓,實為調虎離山。“不去不得了,去了了不得,管總一句話,凶多吉少。”我坦率地告訴他,為今之計,隻有上、中、下三策可取:上策是乘此機會,拉部隊到敵後,成立西北抗日同盟軍,繼續堅持抗戰;中策是“單刀赴會”,長袖善舞,廣行賄賂,爭取安全歸來;下策是托病不去,後果難測。而三策能否成功的本錢,端賴鐵的三十八軍實力是否存在。趙聽後認為上策可取,要我發報請示中央裁複。中央複電認為:因調訓不去而起義,不但名不正,言不順,而且時機不利,條件不備。隻要三十八軍實力不垮,蔣介石就不敢危及趙壽山安全。趙接到這一指示後,情緒大大好轉,認為毛主席的決策英明正確,決定前去受訓。並在行前給我和胡振家、崔仲遠講了一條很重要的意見。他說《三國演義》上的關公,單刀赴會到東吳,其所以能威震群雄,安全回營,並不是因為他的青龍偃月刀利害,而是因為有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劉備的雄厚實力作後盾。我這次敢於仿效古人“單刀赴會”去重慶,心裏比較踏實,就是因為有黨中央和鐵的三十八軍作後盾。如果沒有這個後盾,我就是再會長袖善舞,花錢撚攏(意指賄賂)也是無濟於事的。去後,蔣介石不扣留我,部隊就不要行動。總之,若扣留我,部隊就要起義,堅決打下去,打得越大越厲害,我才有可能回來。決不能在回來之前接受改編,改編了就徹底完了。當天晚上由三十八軍秦腔劇團演戲為他送行。他就點了《單刀赴會》、《諸葛亮撐船》、《三氣周瑜蘆花蕩》三折戲。台上邊唱著,他在台下邊哼著,別人莫名其妙,我們心裏都是明白的。趙當時並非隻找了我一人商量,否則也不會有經鄧轉中央之前電。
1943年12月25日,趙壽山軍長動身赴重慶受訓,當天晚上,我即向毛主席電報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