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匠去世後,他繼承了他的衣缽,但他卻沒有滿足於獨家小規模的現狀,他擴大了生產規模,並且增強了自動化的程度,他先後經曆過無數次的失敗,但一波三折後,總會風調雨順,他堅定地記住了老鐵匠的話。
他成了英國曆史上有名的鐵器大王,他的名字叫做漢諾威,他於1945年去世,他的兒女們繼承了他的遺誌,同時,他交給他們的,還有那句刻骨銘心的真理。
是的,希望如火,失望如煙,生活總是一邊點著火,一邊冒著煙,要想增加成功的勝算,我們就不得不為生活不停的奮鬥,火勢越大,煙霧就越少,離成功也就越近。
和上帝比賽平凡
荷蘭阿姆斯特丹郊區的一個小鎮上,一個年輕人整日為找不到工作而苦惱,他學曆低,個頭矮,長相又不出眾,屢次應聘都被人當成農民拒之門外,最後,為了生計,他迫於無奈,隻好找了一份給鎮政府看門的工作,這種工作,不僅收入低微,而且被人瞧不起。
他夜晚時就住在門崗裏,無事可做,他又沒有錢也沒有諡好去泡酒吧找美女聊天,於是,他便找了塊鏡片有事沒事時在手裏把玩著,真是閑著沒事時,他便打磨鏡片,時間久了,這份額外的工作成了他業餘的愛好,望著被自己打磨的光滑可愛的鏡片,他的臉上蕩漾中少有的笑容。
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60年,期間,裏麵的領導換了無數人,但他卻堅持了下來,個中的艱辛、枯燥和乏味可想而知,他試著走過無數次,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功,最後,他成了鎮政府裏唯一的元老級人物。
由於他的專誌和精心,他有事沒事時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鏡超過了當地的技師,他無意中研磨出的高清晰度鏡片,將人們的視野帶進了當時尚未被科學界揭曉的微生物世界,為此,他聲名大振,被破格授予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不僅如此,英國女王造訪荷蘭時,還專程到小鎮拜訪過他。
這位在平凡的世界中做出驚人之舉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頗有名氣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他活了90歲。
虎克在他的回憶錄中有過一段關於平凡的精彩論述:有一段時間我實在做不下去了,但上帝卻與我在夢裏相見了,他說他整日裏在天堂裏無所事事的,平凡的要命,虎克問上帝也會平凡嗎?上帝笑答他,是的,平凡無處不見,上帝最後告訴他:我想和你比賽平凡,看誰能將平凡進行到底。他愉快地答應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個誤區,偉大的事物必然產生於偉大的過程,其實,這是個有偏見的看法,幾乎所有的偉大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被那些平凡生活著的小人物經過無數次的千錘百煉、鍥而不舍喚醒的,他們對於平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有始有終。
事實證明,能夠將平凡進行到底的人,總能夠讓平凡閃爍出耀眼的火花,這本身就成了一種偉大。
給總統夫人寫信的人
1943年的一天,美國芝加哥市區,一個黑人正在積極奔走籌辦一本屬於黑人的雜誌《黑人文摘》,這本是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想法,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要知道,黑人在白人中的地位一直有著質的差別,更別說去辦一本公開為黑人吆喝權力的雜誌啦!!
他的籌辦道路遇到了種種困難,他經曆了許多的考驗,眼看著雜誌要開張啦,但響應的讀者卻少的可憐,人們不相信一個不起眼的黑人辦的雜誌會有多高的影響力,他想了好些辦法,但仍然無劑於事,後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形成,他想給在位的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去一封信,並且邀請她能夠為雜誌寫一篇文章,如果能夠得到總統夫人的首肯,雜誌的銷量和名譽肯定不成問題。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寫下了洋洋灑灑的一封長信,信中他表述了自己做為一個黑人的觀點和看法,他懇請總統夫人能夠站在一個黑人的位置上替黑人說話,半個月後,總統夫人居然在萬忙中回信了,她說她忙的很,根本無暇去關注這種事情。
他卻毫不氣餒,以後每隔半個月,他總會誠懇地向總統夫人發去一封信,並且字數一封比一封多,所表達的感情也更加迫切。
半年後的一天,總統夫人因事到芝加哥,他聽說後,喜出望外的向羅斯福夫人去了封電報,他真摯的邀請總統夫人能夠在百忙中為自己的雜誌寫篇文章,這一次,羅斯福夫人沒有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