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8日,黎秀芳將反複修改的第二份入黨申請書遞交給了黨組織。但還是沒有被批準。她心裏雖然很失落,但繼續用新的工作成績來證明著自己對黨的忠誠。
在“文革”中,黎秀芳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撤銷了校長職務,甚至被打成“特務分子”,備受折磨。人生的道路不平坦,坎坷道路卻能磨煉人的意誌。1968年7月10日,受批鬥折磨的黎秀芳寫下了第三份入黨申請書。審查她的人把她的入黨申請書拿走,還譏笑她是癡心妄想。可是她一把奪回自己的入黨申請書,堅定地說:“隻要我黎秀芳還有一口氣,就不會放棄對黨的追求。”
1975年8月1日,黎秀芳選擇了在建軍節這天向黨組織遞交了第四份入黨申請書。1977年6月21日,組織為黎秀芳平反。當領導問她有什麼要求時,她於這年7月1日,再一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書上,她用娟秀的字體寫道:“我最大的願望是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年後,1978年9月3日,61歲的黎秀芳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站到了鮮紅的黨旗下,熱淚盈眶地宣誓。從遞交第一份入黨申請書算起,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26年。漫長歲月中,黎秀芳也在一次次考驗中更加清楚地認識了黨、了解了黨。她在學習體會中寫道:“雖然我在組織上入了黨,並不意味著我已經達到自身的完美,這隻是我生活中的一個新的起點。”
黎秀芳一生獲得了許多榮譽,但她最看重的還是“共產黨員”這個稱號。臨終前,她拉著前來看望她的蘭州軍區總醫院領導的手說:“我一生無兒無女,別無牽掛。死後,請組織在我的遺體上蓋一麵黨旗吧!”
感言:
都說人生有“三喜”:他鄉遇故人、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對黎秀芳來說,這似乎都有點遙遠。海外她有68位親人,唯獨她一個人留在大西北工作了66年。擁有智慧與美貌,卻因“出身問題”,沒人敢和她談婚論嫁。申請入黨26年,等到組織批準時已是年過花甲。她終於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時,說“並不意味著我已經達到自身的完美”,這意味著入黨和追求完美,在她一生中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