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快進來吧,讓你久等了。”蘇肇琇笑著從診室走出來,和李文宗的老伴杜作英一起將病人攙進診室。
測血壓、聽心音、摸脈搏……一切正常。“妹子,你把老李照顧得不錯!”蘇肇琇邊檢查邊笑著說。一股暖流湧上老兩口的心頭,30多年來,家裏人有個頭痛腦熱的,都找蘇大姐把脈檢查,不管是深更半夜還是節假日,她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先給病人看病。
接著,蘇肇琇又為他開了相關的檢查單。“老李啊,這次我都給你檢查了,下次單位組織體檢你就不用來了,免得人多排隊累著你。”蘇肇琇叮囑道。就這樣,蘇肇琇直到給李文宗看完病,12點多才匆匆回家吃了幾口飯,就坐上了西去的火車。
2007年6月12日上午,已康複上班的小夥子黃強特地請假到401醫院看望蘇肇琇,當得知蘇肇琇去世的消息後,他的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上二樓,麵朝“蘇肇琇診室”三鞠躬,哭喊著:“蘇奶奶,我再也見不到您了……”。
3個月前,黃強不小心摔了一跤,之後他感到左胸隱隱作痛,一連看了幾個醫院,都說是心髒病,黃強的父母非常著急。
“孩子真的沒救了?”父親想起大家經常提起的蘇肇琇大夫,便帶著黃強來到401醫院。蘇肇琇給黃強量血壓、測體溫,都正常。看了幾家醫院檢查的病曆,大都診斷為心髒器質性病變。然而,通過麵部觀察,小夥子麵色紅潤,不像有心髒病的樣子。於是,蘇肇琇從頭部開始往下細細檢查,當用手按到黃強左胸第3根肋骨時,疼得他“哎喲”一聲。蘇肇琇又反複試按了幾次,對黃強講:“請放心,沒大礙的,隻是有點骨折。”心髒病排除了,父子倆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黃強的父親看了看表,蘇肇琇給孩子整整看了半個多小時,而在其他醫院,多說也隻有十分八分鍾。
蘇肇琇用於檢查診斷的工具與眾不同,兜裏除了聽診器、小錘子,還有一把米尺。青島退休職工張超英,患病3年,腹脹如鼓,有的醫院診斷為肝硬化腹水,有的懷疑是結核性腹膜炎。蘇肇琇給她檢查時,發現患者臍空到兩側髂骨前上脊的距離不相等,她掏出米尺一量,差距很大。這個征象提示患者腹內不是遊離的腹水,應為腹腔囊腫。外科剖腹探查,果然從腹腔內取出一個罕見的大囊腫。這個花了不少錢也沒有搞明白的病,竟然被蘇肇琇用一把米尺定了“乾坤”。
“生命守護神走了,以後我們這把老骨頭交給誰呀?”數十名老將軍也來了。86歲高齡的宋鴻文老將軍全然不聽兒女的勸慰,拄著拐杖買來一塊2米多長的白綾,顫抖著雙手寫下“蘇大姐您走好,您為人民鞠躬盡瘁,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一字一停,23個字整整寫了一天。在“蘇肇琇診室”門前,這個一輩子流血不流淚的沙場硬漢子,痛哭著、低訴著,親手掛上這幅特殊的挽聯。
感言:
醫德醫術有口皆碑,人格人品亮節花香。一個人做點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就是蘇肇琇生命軌跡的真實寫照。蘇肇琇一心為兵為民,一生醫治疾患,用她近乎完美的人生曆程告訴我們:有一種愛,會感天動地;有一種情,會長駐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