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寫數快,也不是那麼簡單。準備撥珠時,手指和算盤的間隔精確到0.5厘米,甚至連握筆的輕重都有講究,因為手指的握筆位置和移動速度,都將影響到輸出答案的時間。為了增加手腕和手指力量,王教練找來夾子和啞鈴,讓隊員們每天練習捏夾子100下,舉啞鈴20下……
2002年,是隊員朱慶瑛運算速度達到巔峰的一年,飛快的運算使他的答案越來越潦草,往往難以區分6、8和0.這樣的答案王教練都會毫不留情的歸為錯誤。於是,朱慶瑛的那一年就是在不斷練習抄寫數字中度過的。一個數字6,她常常要寫上幾百遍,甚至在夜裏熄燈以後,依然拿著圓珠筆在被窩裏練習。
在王衛達的嚴格要求下,隊員們每天要訓練兩小時以上,從練坐功,手功,眼功,耳功,到練腦功,每一個動作和要領都要進行成千上萬遍的練習。每天書麵訓練題量超過500道,每人一年下來訓練習題紙疊起來都超過他們的身高,書寫用過的圓珠筆足足能裝一筐。
經過反複推敲和修改,在已有算法的基礎上,王衛達還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王氏技巧”,計算速度提高了20%多。為提高小隊員們的記憶力,王衛達潛心研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每天要求小隊員鞏固前一天訓練的科目,久而久之,小隊員們記得熟了,撥起珠來更加得心應手。不僅如此,為了鍛煉隊員賽場應變能力、豐富臨場經驗,他有意加強抗幹擾性訓練,在平常訓練時隨意走動、說話、增加噪音,帶隊到野外或陌生環境訓練,經常參加各類珠心算表演鍛煉膽量等。這些“特別”訓練逐漸磨礪成小隊員們對抗幹擾的“心理盾牌”,使他們能夠在比賽中從容應對。
千錘百煉出尖兵。自珠心算隊成立以來,王衛達帶領隊員們先後參加地區、國家及世界珠心算比賽21次,獲得189個獎項,打破41項次全國紀錄,創造並保持全部6項全國紀錄,連續3次奪得世界比賽冠軍,共培養珠心算十段(最高段位)選手7人,占全國珠心算十段選手的二分之一。隊員陳冉冉成功挑戰吉尼斯珠心算世界紀錄,創造了珠心算史上的奇跡。
在潛心培養小隊員的同時,王衛達還編寫了12本教材和專著,撰寫發表了46篇學術論文和教學心得。他主講的《“神算手”培訓講座》《珠算式心算》《珠像心算》等電視教學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2010年12月24日,中央軍委胡主席簽署通令,給王衛達記一等功。手捧鮮花和榮譽證書,王衛達不禁感慨:“是部隊給了我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圓了我的夢想,我為當初的選擇感到驕傲與自豪。”
感言:
不為優厚待遇所惑,執意獻身國防事業。王衛達的成功,在於正確的選擇、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多年來,他集“嚴師慈父”於一身,帶領我軍珠心算小隊員刻苦訓練,頑強拚搏,勇攀高峰,為國家爭光,為軍旗添彩,他的人生也因此而壯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