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對哺乳期婦女的飲食有什麼要求?(1 / 1)

哺乳期的營養非常重要,乳母不僅要逐步補償由於妊娠、分娩所消耗的體內營養素,保證機體產後恢複,而且要分泌乳汁,哺育嬰兒,承擔撫養嬰兒的重任。乳母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乳汁的質和量,如果母體營養不足,其體內的營養素甚至母體組織將被動用以維持乳汁成分恒定,這不僅影響母體健康,而且影響乳汁質量,對嬰兒的成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1)熱能需要高:哺乳期乳母的基礎代謝約升高20%,相當於每日增加250~300kcal,乳母除自身活動消耗熱能外,分泌乳汁也需要消耗熱能。人乳所含熱能約為70kcal/100ml,由母體中的熱能轉變為乳汁中的熱能效率隻有80%,即乳母約需攝入90kcal熱能,方能供給100ml乳汁所含熱量,按平均每日泌乳850ml計算,每日因泌乳即消耗約800kcal熱能,正常妊娠時的脂肪儲備可為泌乳提供約1/3的能量,另2/3則需由膳食補充,再加上基礎代謝升高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我國熱能供給量標準建議乳母在非孕婦女基礎上增加800kcal的熱能。

(2)蛋白質含量要增加:乳母中蛋白質平均含量為1.2%,以泌乳量850~1200ml計算則每日乳中的蛋白質為10~15g,母體攝入的蛋白質轉變為乳汁中的蛋白質的效率為70%~80%,故我國建議乳母蛋白質的供給量每日增加25g。

(3)脂肪比例要合理:在母乳熱能平衡時,乳汁中的脂肪組成與膳食中的脂肪酸組成類似,必需脂肪酸可促進乳汁分泌,嬰兒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及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均需脂類,因此,乳母膳食中應有一定量的脂肪,每日脂肪的攝入量在80~100g時,脂肪的熱比達27%~30%,乳脂含量正常,對泌乳有利。

(4)無機鹽與微量元素保證供應:①鈣:正常母乳中的鈣含量是30~34mg/100ml,故乳母每天通過乳汁分泌損失的鈣近300mg,當乳母膳食中的鈣攝入量不足時,即動用骨骼中的鈣儲備以維持乳汁中鈣的恒定,母體將出現鈣缺乏的一係列臨床表現,如骨質軟化症等。因此,我國建議母乳膳食鈣的供給量為每日1500mg,除盡量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乳、乳製品、骨頭湯、蝦皮外,還可補充鈣製劑如鈣片、骨粉等,並且補充維生素D,鼓勵乳母多曬太陽,以利於鈣的吸收。②鐵:母體中的鐵較難進入乳汁,嬰兒肝髒中有一定量的鐵儲備,可供嬰兒4個月的消耗,4個月後應添加鐵輔食,盡管母體中的鐵隻有少量進入乳汁,但為了補充母體本身在妊娠及分娩過程中的消耗,應增加母乳鐵的攝入量,我國建議膳食鐵供給量每日28mg。

(5)維生素含量要豐富:①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可以少量進入乳汁中,如果乳母膳食中維生素A的含量豐富,乳汁中也含有足夠量的維生素A,母乳膳食維生素A的供給量為每日1200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D在初乳中的含量較高,8天後降低,補充維生素D不能使母乳中的維生素D的含量明顯增加,但有利於母體對鈣的吸收。②水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大多數能夠進入乳汁中,含量隨乳母的攝入量而變化。因此,乳母膳食中各種水溶性維生素的供給量均應增加。

乳母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均有所增加,因此,在膳食中應選用營養價值高的食品,食品要多樣化,應包括糧食、魚、肉、蛋、奶、豆類、蔬菜、和水果等,並應注意合理搭配,合理安排,不僅在“月子”中要加強營養,而且在整個哺乳期均應作到合理營養,均衡膳食,也應避免營養過剩。

乳母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熱比應分別為13%~15%、25%~27%和55%~56%。餐次可適當增加,還應多喝湯汁以利於泌乳。哺乳期母親吸煙、飲酒、進食刺激性食物或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均有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應引起注意。

乳母(以輕體力勞動為例)的每日各種食物攝入量可建議為:糧食類(不宜過精細,最好為各種雜糧)450~600g,牛奶250g,蛋類100~150g,魚、肉類100~200g,豆製品50~100g,蔬菜類400~500g,水果適量。此外,每周還應食用1~2次動物肝髒,並經常食用骨頭湯、蝦皮等含鈣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