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鏈
起源:美國 問世年代:1891年 發明人:賈德森
拉鏈這種東西,現如今已是隨處可見,但是你知道嗎?拉鏈在從誕生到被人們接受的過程中,可是曆盡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拉鏈是在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係鞋帶的麻煩所發明的一種代替鞋帶的物品,他把它命名為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製的滑片由下往一拉,便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的裝置。
拉練發明後,賈德林申請了專利,並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在展覽會上,它的發明引起了當時身為上校軍官的沃爾特的注意,他堅信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於是沃爾特在退役之後,便與賈德森一起組建了拉鏈製造公司。但是,由於最初的拉鏈產品又笨又硬,而且不可靠,時常會出現突然脫鉤的情況。因此,拉鏈麵世後,無人敢問津。產品銷路打不開的那段時間,賈德森沮喪極了,他幾乎產生了不想再幹下去的想法。
於是沃爾特又聘請了瑞典工程師基德恩·薩備巴克前來協助,薩德巴克在接觸了拉鏈之後,一下子就迷上了這項研究工作,他對賈德森的發明進行改革後,利用凹凸齒錯合原理,發明出新型拉鏈。1912年,薩德巴克又研製出把金屬齒夾在布條上,排列成行的拉鏈機,從此開始進行拉鏈的商業化生產,5年後,美國的海軍和空軍率先在軍服上使用了拉鏈。
1930年,服裝設計師夏帕雷莉嚐試把拉鏈用在婦女服裝上,她做了一件長裙,從領子直到裙子下擺使用了一根長長的拉鏈,這種新穎的裝束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此後,拉鏈的名氣越來越大,逐漸被用在服裝、鞋和提包等物品上。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隻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它曾被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10大發明之一。
領帶
起源:日耳曼
男士穿上合體的西裝,顯得十分莊重、高雅、瀟灑和氣派,增添了俊美和風彩。“西裝革履”這一成語則從另一側麵形容了西裝在人們衣著中所處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而領帶與西裝的搭配則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效果。領帶一旦出現在男人的頸端,就流露出無法掩蓋的那一份色彩,那一份變化,那一份雅致,或狂放、或典雅、或含蓄都通過長長的領帶傳達出來了。因此,色彩斑斕的領帶便成為男士的寵兒。
而且,現在不僅男士喜歡佩帶領帶,職業女性(如售貨員、售票員、女兵、文藝女兵、銀行、郵局、稅務、工商、海關等職工)也紛紛仿效,成為現代服飾文化的一個亮點。那麼,領帶起源於何時?是由誰發明的?已很難考證。據說,古時候住在深山老林裏的日耳曼人身披獸皮衣禦寒,為了不使獸皮衣從身上脫落下來,就用草搓成的繩子紮在脖子上,後來逐漸演變成最原始的“領帶”。而其後的演變曆史,卻眾說紛紜。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領帶是1668 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檢閱克羅地亞的雇傭軍官兵的衣領上係著的布帶。領帶的曆史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大約在1870年,領帶已變得比較窄小並淘汰了那些過分嬌柔造作的打結方法和華而不實的部分。到了19世紀末,領帶的式樣已經和現在的領帶十分相似了:條狀款式, 45 °角斜向裁剪,內夾襯布、裏子綢,長寬有一定的標準,色彩圖案多種多樣。後來,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發展,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領帶也越來越講究藝術和精細,從款式、色彩上趨向更完美、更美麗。
現在,在西方一些國家不僅以衣帽取人,而且還以領帶取人,凡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士參加社交活動,他們都非常注意領帶的用料、花式、款式以及挺括與否。因為領帶常能體現出佩帶者的年齡、職業、氣質、文化修養和經濟能力等等,它同其它服飾一樣是人類獨有的文化特征。
迷你裙
起源:英國 問世年代:20世紀初 發明人:瑪莉·昆特
迷你裙通常又被稱為“超短裙”。它是在70年代末流行於我國的,當時似乎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然而,早在1955年,“迷你裙”就以它的獨特的風格,引起整個西方世界的轟動。有趣的是“迷你裙”的創始人是一位的英國人,而英國人的服裝,在世界上一向被視為保守、古板、怪異的。這位英國人名叫瑪莉·昆特。
“迷你裙”的出現,有它的曆史條件。早在18、19世紀,歐洲的婦女們都是戴著飾物繁多的大帽子,穿著花邊堆疊、縐襇累累的長衣裙,去打高爾夫球和網球的。1910年,有一位英國婦女大膽地穿上了男西裝式的女上衣及平跟鞋,出現在球場上,成了轟動一時的創舉 。此後 ,英國女性中便流行起一種頭戴小巧呢帽、身穿男西裝式的輕便套裝 、 腳穿平底鞋的裝束。英國女性的這種新式打扮,引起了法國女性的哄笑:“無跟的鞋,簡直和男性沒有什麼區別!”
正在此時,瑪莉·昆特設計的“ 迷你裙”在英國問世了。她把當時隻求簡便而忽視女性魅力的呆板服裝徹底改觀了。這種裙子比傳統的裙子要短,膝蓋微露在外。但沒想到這種裙子設計製作成功後,卻受到了一些社會輿論的指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昆特竟然不顧輿論的壓力,親自穿起了自己設計的服裝,公開向世人進行了展示。結果此舉震驚了倫敦,迷你裙也一炮打響,從此開始了它在服裝舞台上輝煌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