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
起源:比利時 問世年代:1842年 發明人:阿道夫·薩克斯
在樂器的世界裏,薩克斯無論是外形還是其所發出的音色,都堪稱獨一無二、獨具特色。但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支薩克斯的發明者就是阿道夫·薩克斯,這種樂器正是根據他的姓氏所命名的。
1814年,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Antoine Sax)出生於比利時的小城——迪南。他的父親是當地一位很有名望的樂器製造商,受父親的影響薩克斯在製造樂器方麵也很有天分,他在15歲的時候就成功地將單簧管加以改進,使它成為交響樂中的標準成員。對此,比利時政府曾對他大加鼓勵,並授予他樂器製造二等獎的殊榮。但阿道夫·薩克斯是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他為自己沒能取得一等獎而感到掃興,失望之餘,便隻身赴巴黎發展。
1842年,阿道夫·薩克斯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製造出一支全新的樂器,這支樂器給薩克斯的好朋友柏遼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遼茲是當時歐州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他在各種媒體上對薩克斯的這項發明大加讚賞,說這種樂器最具有人性的特點。於是,人們便根據阿道夫·薩克斯的姓來給樂器命名——“薩克斯”。從此,一種音色最為美妙、造型最具特點的樂器就這樣誕生了。
1946年,阿道夫·薩克斯發明的薩克斯獲得了樂器的專利,這奠定了他在巴黎音樂界的顯赫地位,同時他也被譽為歐州的天才。後來,阿道夫·薩克斯又在巴黎開辦了一家薩克斯製造企業,他一生之中共發明了14種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薩克斯。(包括小型的小高音薩克斯和大型的重低音薩克斯,重低音薩克斯的喇叭口非常大,甚至可以放入一個小孩。)
小提琴
起源:法國 問世年代:1516年 發明人:伯多祿
小提琴(violin)是一種擦奏弦鳴樂器。它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那麼小提琴是誰發明的呢?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1516年9月12日,法國國王在夏宮舉行了盛大的生日宴會。餘興節目中,有一位風姿綽約、技藝高超,拉中提琴的少女,使在場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深受感動。達·芬奇立刻把她請到自己身邊,希望她能夠當自己的模特兒,因為他想畫一幅以“音樂”為題材的畫。
但是這位少女要看護生病的哥哥,因此婉拒了這個要求。她的哥哥名叫伯多祿,是曼多瓦鎮上著名的弦樂器製造商的兒子,他不僅精通弦樂器製作,且善於作曲,宴會上她拉的曲子就是他的作品。當初,伯多祿認為巴黎是世界之都,一定有深具慧眼之士能賞識他所作的樂器,所以才來到巴黎。不料事與願違,巴黎的名流們對於他的精心之作根本不屑一顧。他因失意與貧困而病倒在貧民窟裏。
達·芬奇聽完了這位少女的敘述,內心深受感動,他決定幫助她。
第二天,達·芬奇專程拜訪了他們。伯多祿十分感動,他對達·芬奇闡述了自己想要製作新樂器的設想,並拿出設計好的圖紙詳細地講解給達·芬奇聽。
達·芬奇為了鼓勵他製作完成這種創新的樂器,決定買下它,並付了定金。伯多祿抱病日夜趕工,終於在約定前將其完成。達·芬奇來取時,伯多祿疲憊得連說話的力氣都快沒有了。他的妹妹用這把剛剛誕生的樂器拉起了伯多祿作的那首曲子,達·芬奇側耳傾聽,隻覺旋律時而如春風輕柔;時而如江水奔騰;時而如仙女飛舞;時而如百鳥爭鳴,他從未聽過這樣美妙且令人感動的樂曲,不禁熱淚滾滾。
正當樂曲將終,弦突然在一聲響亮的音符後斷了,再看伯多祿——這位年輕而前途無量的藝術家也永遠的離開了人世,但他卻為後世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第一把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