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一種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陽光沐浴;友情是一種浩蕩宏大、可以隨時安然棲息的理解堤岸;而愛情則是一種神秘無邊、可以使各自忘情的心靈照耀。當遇到了真愛的人時,要努力爭取和他(她)相伴一生,因為當他(她)離去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體驗了親情的深度,領略了友情的廣度,擁有了愛情的純度,這樣的人生才稱得上是美好的人生。
1親情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
聖誕節即將來臨,傑克的哥哥送了他一輛新車。聖誕節那天,傑克下班後,就離開了辦公室。當他走到自己的車旁時,一個男孩繞著那輛閃閃發亮的新車,十分讚歎地問:“先生,這是你的車嗎?真漂亮!”
傑克點點頭:“謝謝,這是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節禮物。”男孩滿臉驚訝,羞澀地說:“你哥哥送給你的禮物?你沒花一分錢?如果我也能……”
傑克以為他是希望能有一個送他車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談的卻恰好相反。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送車給弟弟的哥哥。”男孩繼續說。
傑克驚愕地看著那男孩,接著微笑著邀請他:“你要不坐我的車去兜風?”男孩非常高興,興奮地坐上了車,繞了一小段路之後,那孩子眼中充滿希望地說:“先生,你把車子開到我家門前好嗎?”
傑克微笑著說:“當然可以。”他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鄰居炫耀,讓鄰居們知道他是坐了一部車子回家的。但是傑克這次又猜錯了。“先生,你能不能把車子停在那兩個台階前呢?”男孩繼續委婉地要求。
男孩愉快地跑上了台階,過了一會兒,傑克感覺男孩的動作似乎有一點緩慢。原來他帶著跛腳的弟弟出來,將他安置在台階上,然後指了指那輛新車。
隻聽見那男孩對弟弟說:“你看,這就是我剛才告訴你的那輛新車。傑克他哥哥送給他的,漂亮吧,將來我也送一輛這樣的車給你,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去看各種聖誕節飾品了。”
傑克走下車子,將男孩的弟弟抱到車子的前座,就這樣他們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兜風旅行。
自從遇到了這個小男孩,傑克才真正體會到“幸福”的真諦。
人在心中應該設身處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們更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更令我們同情的人。親情是最大的財富,是一個人生命最有力的支撐與保障。沒有親情的人生,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2親情無價
傍晚時分,一個白胡子的老船工準備收工回家。正當他要鎖船上岸時,迎麵走來四個人:商人、官員、武士、詩人。他們都要求老船工把他們擺渡過去。老船公捋著胡子說:“天已經不早了,老伴還在家裏等我,所以我要趕快回家了。”說著就往岸上走。這時商人走到老船工麵前掏出白花花的銀子說:“我有的是錢,你把我擺渡過去,這些錢全是你的。”
當官的見商人如此,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擺我渡河,我可以給你一個縣官當。”
武士急了,對老船工說:“我不管,總之你要不擺我渡河,我就一拳打爆你的腦袋。”
船工看了看詩人說:“你呢?”
詩人說:“唉,可惜我並不能給你什麼,但是,如果我不趕快趕回家,家中的妻子兒女一定會急壞的。”
老船工向詩人揮揮手說:“上船吧!我這就把你擺渡過河。”詩人不解地看著老船工說:“老人家,您這是為什麼?銀子和官位都不要,非要渡我這個窮書生,我什麼也給不了您啊!”
老船工麵帶笑容地說:“沒有啊。你已經把你最寶貴的財富——真情給我了,你的一聲長歎和臉上顯現出來的憂慮就說明你是一個注重真情的人。小夥子,要記住:親情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
權利、金錢、勢力並不是萬能的,它們買不到人生中最寶貴的真情。擁有了親情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3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朋友
一天,山羊正在草地上吃草,這時野兔出現在山羊的麵前,山羊就對野兔說:“野兔,你的毛好漂亮啊!”
野兔聽了山羊的讚語,心裏像一股暖流流過,它高興且有禮貌地說:“不,不,山羊,你的毛比我的還要漂亮。”
就這樣,山羊和野兔聊了起來,從它們聊天時的熱乎勁兒來看,似乎它們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由於它們倆彼此甚是投緣,所以決定搬到一起去住。
隨著時間的推移,野兔和山羊彼此的感情越來越深。它們並沒有因各自的生活習性不同而吵架,反而更加互相尊敬了。
其他的動物看到野兔和山羊能這般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都感到不可思議,住了那麼久了都不爭吵,實在太奇怪了。於是,它們決定考驗一下山羊和野兔間的友情。
一天,野兔出去了,隻留山羊在家裏。於是,小鳥對山羊說:“山羊,你是怎麼選擇居住夥伴的呀?怎麼能和沒有用的野兔一塊兒住呢?”
山羊對小鳥說:“你不能這樣說我的好夥伴,它並不像你們說的那樣沒用,它比我好得多,和它同住在一個窩裏,我感到很自豪。”
第二天,山羊出去了,隻留野兔在家。小鳥又對野兔說:“野兔,你是怎麼選擇居住夥伴的呀?怎麼能和沒有用的山羊一塊兒住呢?”
野兔對小鳥說:“你不能這樣說我的好夥伴,它並不像你們說的那樣沒用,它比我好得多,和它同住在一個窩裏,我感到很自豪。”
野兔和山羊對待友情的態度,為鳥兒們上了一堂十分有意義的教育課,它們決定從此互相幫助並和睦相處。
當你以友好的態度對待朋友時,朋友也會以熱情來回報你。當雙方的感情相當深厚時,在彼此的眼裏隻有對方的優點。
4樂意為朋友付出才能贏得友誼
漢斯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既沒學曆,也沒資金,更沒背景,那他到底是靠什麼成功的呢?答案隻有一個:靠朋友的幫助。
其實,漢斯以前是一個很孤獨的人,由於他一無所有,別人都不願意與他往來。漢斯在忍耐寂寞人生的同時,漸漸地學會了與人溝通、交往,並付諸實際行動。
漢斯十分珍惜所有的朋友,他對朋友的重視甚至超過了別人的需求。隻要是朋友來訪,他都熱烈歡迎,希望能住幾天。不管多麼拮據,他都好像隨時在等待朋友的到來,並且真心實意地接待,有時在朋友回去的時候,還要帶些小禮物或土產之類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漢斯也不例外,但無論他多麼忙碌,都不會把朋友來訪看成是一種麻煩和困擾。朋友問他為何這樣,他說:“我是個一無所有的人,與朋友來往,就應該讓對方感到和我來往會得到某些方麵的愉快與益處。”
“絕不自私自利,樂意為朋友付出”,是漢斯贏得朋友、取得成功的秘訣。相反,如果你隻想著如何從別人那裏獲取什麼、得到什麼,那麼你將無法交到朋友,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同自私自利的人交往、做朋友。
與漢斯相比,沃特是出身名門的“富家子弟”,他想憑著自己的“優厚條件”幹出一番事業來,但是,當他與別人交往時,首先考慮的是這個人對自己有沒有利用價值。比如說:與這個人交往,以後向銀行貸款時,可能會幫上忙;或許與這個人做朋友,能學到一些致富經驗;也許會從某個人身上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也許……他就是如此這般地對待周圍的人,想辦法使與自己接觸的人帶給自己某些利益。結果,他沒有交到真正的朋友,更不用說得到別人的幫助了!
漢斯和沃特在交朋友時所持態度不同,其結果也完全不同漢斯的做法——先為朋友付出,結果得到了很大的回報。沃特—心索取,其結果是什麼也得不到。
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指出,人際溝通的本質特征是一種交換的過程。那麼交換的任何一方都希望所做的交換對於自己來說是有價值的,希望交換的結果是得大於失。在這一過程中,自己認為值得的人際關係,就傾向於建立與保持;而對於自己認為不值得的人際關係,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中止。所以,人們自然樂於結交願意為朋友付出的人,而不願結交想占別人便宜的人。
由此可見,當你真心為朋友付出之後,這種付出會形成—種資源存儲起來而不會消失,隻要一有機會,必將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給你,所以,你在贏得別人尊重的同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與朋友溝通中,千萬不要吝嗇付出。心胸狹窄,總擔心在交往中吃虧,甚至想占便宜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精於溝通的人都知道,樂意為朋友付出是一種靈活的、有效的交往方式,在這種前提下交往,收獲一定大於付出。
5生活因為愛而更美好
一天傍晚,強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孩端正地坐在院子的門口,不停地在忙著什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強悄悄地走到了小孩的麵前,隻見小孩子正在挑揀混在一起的赤色豆和綠豆。
強說:“你這樣做不感到麻煩嗎?你挑揀這些豆子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