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病懨懨地等著他,一臉的焦慮。
他滿懷深情地將康乃馨遞給了母親。“媽,今天是母親節,節日快樂。”
母親詫異地望著他。“孩子,找到工作了?”
他強作歡笑地點頭。“媽,看我還給你買了什麼?”說著他將那2斤肥肉放在媽前邊的桌子上。
母親嘴唇哆嗦地說:“是嘛,天無絕人之路啊。孩子,隻要你勤奮就行。”喜悅的淚水滴在康乃馨粉紅的花瓣上。
望著母親,他轉過頭去,心裏一陣蒼涼。“媽,兒記住了您的話,絕不讓您失望!”
親情最偉大。
30母親的寶貝
母親說:“親愛的孩子,今天有一位朋友要來我們家做客,你們要禮貌點。”
下午,那個朋友來了。她手臂上金環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戒指也在手指上閃閃發光,脖子上掛著金項鏈,發髻上的珍珠飾品簡直就像剛熟透的葡萄般透亮。
弟弟感歎地對哥哥說:“她看起來如此高貴,我從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人,她太富有了。”
哥哥說:“是的,我也這樣覺得!”
他們羨慕地看著客人,又看看自己樸素的母親隻穿了一件外套,身上沒有任何飾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卻照亮了她的臉龐,遠勝於任何寶石的光芒。
這對兄弟呆呆地看著客人滿身的珠寶歎道:“要是我們的母親能夠有這些東西該多好啊!”
客人自滿而又憐憫地問那位母親:“那麼多年了,你怎麼還舍不得給自己買點什麼呢?你真的這麼窮嗎?什麼珠寶都沒有嗎?”
母親坦然地笑道:“不,我當然有珠寶,我的珠寶比你的更貴重。”
客人睜大了眼睛:“是嗎?快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母親把兩個男孩拉到自己的身邊,她微笑著說:“他們就是我的珠寶。難道他們不比那些珠寶更貴重嗎?”
兩個男孩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母親當時臉上驕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愛意。
孩子是母親最珍貴的珍寶,是母親最引以為驕傲的珍寶。這種親情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東西所無法比擬的。
31沒有上鎖的門
偏僻的小村莊裏,一對母女相依為命。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才會安然睡覺去。母親很愛女兒,重活累活都是自己做,農忙時女兒給她做頓飯,她就會很知足。日子就這樣重複、枯燥地過著。
女兒則厭惡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象的那個華麗世界。終於,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十年後,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回到了故鄉。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好奇怪,母親以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上,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母親好像聽到了什麼一樣睜開了眼睛,看見眼前的長大了的女兒,她一語不發地摟住女兒疲憊的肩膀。在母親懷裏哭了很久之後,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麼沒有鎖門,有人闖進來怎麼辦?”
母親回答說:“不隻是今天而已,十年來門從沒鎖過,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不了家門。”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裏的擺設一如當年。這天晚上,母女回複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母愛會伴隨孩子一生一世。母愛,是不求回報的一種無私;母愛,是不要索取的一種奉獻;母愛,是一切生命裏最為無言的坦蕩;母愛,是一切平凡中最為偉大的愛。母愛是可以喚回一個聾啞人多年厭倦的沉默,母愛也可以重現一個盲童心靈裏最為渴望的光明,母愛能夠喚出一個弱智兒童燦爛的今生,母愛可以給一個殘缺的世界帶來最是完善的崢嶸。
32感動的關懷
多年前的一場NBA決賽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彭獨得33分超過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比賽結束後,喬丹與皮彭之間緊緊擁抱著,兩人淚光閃閃。
這裏有一個喬丹和皮彭鮮為人知的故事。當年喬丹在公牛隊時,皮彭是公牛隊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時常流露出一種對喬丹不屑一顧的神情,還經常說喬丹某一方麵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把喬丹推倒一類的話。但喬丹沒有把皮彭的話當作威脅和排擠,反而對皮彭處處加以鼓勵。
有一次喬丹對皮彭說:我倆的三分球誰投得好?皮彭有點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問什麼,當然是你。因為那時喬丹的三分命中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喬丹微笑著糾正道: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動作規範,自然很有天賦,以後一定會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還有很多弱點。並且還對他說,我扣籃多習慣用右手,而你,左右手都行。皮彭深深地為喬丹的無私所感動。
從那以後,皮彭和喬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彭也成了公牛隊17場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而喬丹這種無私的品質則為公牛隊注入了難以被擊破的凝聚力,從而使公牛隊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喬丹不但以球藝,更以他那坦然無私的廣闊胸襟贏得所有人的擁護和尊重。
友情有時可以產生很大的力量。
33越石父
齊國的相國晏子出使晉國完成公務以後,在返國途中,路過趙國的中牟,遠遠地瞧見有一個人頭戴破氈帽,身穿反皮衣,正從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邊歇息。走近一看,晏子覺得此人的神態、氣質、舉止都不像個粗野之人,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寒磣的地步呢?於是,晏子讓車夫停止前行,並親自下車詢問:“你是誰?是怎麼到這兒來的?”
那人如實相告:“我是齊國的越石父,三年前被賣到趙國的中牟,給人家當奴仆,失去了人身自由。”晏子又問:“那麼,我可以用錢物把你贖出來嗎?”越石父說:“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