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經商要多一個心眼職場要有手腕2(3 / 3)

有一次,玫琳凱邀請了一位著名人士給公司員工作演講。但是他的班機晚點了,因而在他到達之前,作為主持人的玫琳凱不得不親自上台演講,直到得到暗示說他已經到達後台。

當玫琳凱在台上介紹這位先生時,卻發現他在後台捶打著自己的胸膛,不斷地跳上跳下,看上去就像一隻大猩猩!玫琳凱心中忐忑不安:我的天!我正在這裏說這些讚美之詞,而他卻如此“發作”。但當這位先生上台演講時,他神采飛揚,充滿激情,演講極其精彩,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事後,玫琳凱問他:“你幾乎把我嚇了個半死。你為什麼要在後台那樣捶胸頓足,而且上躥下跳?”

他說:“我的工作就是激勵別人,但有些時候我自己也會很糟糕。比如今天,飛機誤點搞得我心緒煩躁,又很疲憊。但我知道你們正期待著一位有激情、有活力又滿懷熱忱的演講者,尤其是看到觀眾席上那些充滿希望的麵孔時,我更覺得我不能向你們訴苦,我必須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而我發現,隻要做一些練習,比如捶自己胸膛就可以讓自己熱血沸騰,我的感覺也就好多了。”

每天保持著新鮮的激情活力,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不但使別人喜歡與你相處,而且也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1館長的謊話

博物館被偷!幾件鎮館之物不翼而飛。

專家分析這絕不是一個人幹的,而且必定都是行家,破壞警鈴,開保險鎖,車子接應,加上在中途換車,據推算至少有5個人才幹得了。政府開始懸賞,博物館的館長也接受了電視訪問。他顫抖著說:“16件全是精品,尤其那隻水晶杯,更是舉世無雙,愛珠寶的人,千萬不能收藏,遲早會被發現的!”他瞪大了眼睛說,“因為那水晶杯太好了,什麼人都能一眼就看得出,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果然,沒多久就破了案。

一群竊賊雖然計劃周詳,沒留下任何線索,卻因為內部不合,兩派開火,而被發現。受傷的竊賊,躺在床上吐露出了實情:“當時由我和另外一個人進去,我們隻偷了15幅畫,哪裏拿什麼水晶杯,可是外麵的幾個人不信,非要我們把水晶杯交出來,後來連我朋友都認為是我獨吞了。”受傷的竊賊大聲喊著,“我沒有拿!我真的沒有拿!要相信我!”“我相信他!”博物館長在驗收15幅畫之後,笑道,“感謝上天,15幅畫完整無缺地回來了。至於水晶杯,唉!我們館裏何曾有過啊?”

對於任何單位來說,內耗是最可怕的。

32明智的一厘米

撐杆跳名將布勃卡有個綽號“一厘米王”。因為在重大比賽中,他幾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紀錄,將之提高一厘米。

巴塞羅那奧運會前,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奧秘,此公訓練時經常越過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賽中他從不拿出真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提高自己的紀錄。因為他與讚助人和運動會組織者有約,每破一次紀錄可得75萬美元的獎金,所以大幅度提高成績是不明智的。

布勃卡如此這般,稱雄多年。當然,他的聰明是以實力為基礎的。

有時候,可持續發展比一下子就到達頂峰要明智、經濟得多。在努力向上的同時,留點餘地給明天,未嚐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33兩個老婆

從前,有個人去拜訪多年沒見的好友,發現好友竟然已娶兩房,兩個老婆長相與身份、地位相差極大,就忍不住問其原因。好友回答說:“長得漂亮的是李員外的千金,總以為漂亮所以舉止傲慢,可是我卻不認為她多漂亮,所以讓她幹粗活;另一個黑黑的是街頭賣燒餅的女兒,從小凡事都很謙虛,我卻不認為她醜,就讓她管錢財。”

對人才的甄別,應從本質上去認識。這樣,你才不會錯失千裏馬,誤把朽木當塊寶。

34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心中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諸葛亮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並交代在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回報,有事要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應。可是軍隊到了街亭,馬謖執意紮兵在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總部。司馬懿派兵進攻街亭,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使得馬謖兵敗如山倒,最後重要據點街亭失守。事後諸葛亮為維護軍紀而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紀律。要建立團隊的紀律,最首要的一點是:領導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維護紀律。“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嚴。”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及帶領團隊遵守紀律的人。

35了解對手

北魏大都督侯淵,率領七百騎兵,疾奔襲擊擁兵數萬的葛榮部將韓樓。他孤軍深入敵方腹地,帶著一股銳氣,在距韓樓大本營一百多裏地之處,將韓樓的一支五千餘人的部隊一下子就打垮了,還抓了許多俘虜。侯淵沒有將俘虜當“包袱”背,而是將他們放了,還把繳獲的馬上口糧等東西都發還給他們。侯淵的部將都勸他不要放虎歸山,以免增加敵人的實力。侯淵向身邊的將士們解釋道:“我軍僅有七百騎,兵力十分單薄,敵眾我寡,無論如何不能和對方拚實力、拚消耗。我將俘虜放歸,用的是離間計,使韓樓對他們疑心,舉棋不定,這樣我軍便能趁機攻克敵城。”將士們聽了這番話,才恍然大悟。

侯淵估計那批釋放的俘虜快回到韓樓占領的薊城了,便率領騎兵連夜跟進,拂曉前就去攻城。韓樓接納曾被俘過的這批部下時,就有些不放心,當侯淵緊接著就來攻城時,便懷疑這些放回來的士兵是給侯淵當內應的。他由疑而懼,由懼而逃,棄城而去沒多遠,就被侯淵的騎兵部隊追上去給活捉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清對手固然重要,有時候真正地分析了解自己卻更為要緊。

為了能擬定目標和方針,一個管理者必須對公司內部作業情況以及外在市場環境相當了解才行。取得競爭的勝利還需要一些謀略。在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的時候,瓦解對方士氣、破壞對手團結確實是一招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