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氣糟糕,因為在同一天出門,因為喜歡同一種東西,因為性格很相似所以看到同一種東西會表露同一種情緒,因為會彼此欣賞等等,這些理由最終聚成人們所說的緣分。
朋友,很多時候就像另外一個自己,在世界某個角落,同自己經曆相似或者喜歡相同的東西。
既然如此,那麼,兩個人總會在應該相遇的時候遇到,然後彼此充實對方的人生。
桃子笑著說,所以,我現在認為,同任何人的相逢,都是早就決定好了的,隻要時間對了,就會發生,它並非偶然事件。
榮格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曾經說過一個“共時”的理論,即現在發生的事情並非是簡單的一件事。現實真的如此。我們曾經忽視的一切,在哪裏的相逢,在哪裏的錯過,很容易就為今後埋下一處未知。而後,我們猛然回首,才在一瞬間恍然大悟,每一次相逢,原來就基於很久很久之前的一次無心之舉。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注定。可是,人生在世,我們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能夠決定誰是自己的朋友。這種決定並非出自他人,而是自己。你是因為自己的無意之舉或者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讓你與朋友有相逢的可能。
山水相逢是一種心境,與朋友相逢是一種幸福。珍惜身邊那個與你相逢的人吧,他們是你很久之前,就決定下的朋友。
我的語無倫次,你都懂
和朋友一起到KTV唱歌,喜歡老歌的我翻出了《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我一直很喜歡這首歌,覺得它將兩個人的友誼詮釋得非常好。於是,我看著歌詞笑了起來。
朋友看我這個樣子,便問我怎麼了。
我搖搖頭說,沒事,隻是在想有關友誼的故事。另外一個朋友看到我點的歌曲,便拿起話筒開始輕輕唱。
如果不是你
我不會相信
朋友比情人還死心塌地
就算我忙戀愛
把你冷凍結冰
你也不會恨我
隻是罵我幾句
如果不是你
我不會確定
朋友比情人更懂得傾聽
我的弦外之音
我的有口無心
音樂的旋律和歌詞讓我們都會心一笑。唱完歌曲後,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幾個人決定到安靜的地方坐坐。我們找了一個小的咖啡廳,幾個人坐在一起,端著咖啡,在苦澀卻香醇的味道中,低聲細語。
那個唱歌的朋友突然說:“《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比較流行的時候,不過是懂它的旋律,根本不懂歌詞中的內涵。現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和人生的積澱,偶爾回想一下,似乎,真正留在自己身邊的朋友,真如歌詞中那樣,不論男女,這些人永遠在傾聽,理解自己那缺乏邏輯的話語中所表達的意思。”
當因為生活的困境、情感的糾葛、人生的道路而迷茫,而低落,而無理取鬧時,能夠懂自己的隻有那沒心沒肺的朋友。
多少次,語無倫次地吐露自己的委屈,批判對方的過錯,哪怕朋友聽起來雲裏霧裏如進迷宮,他們還是懂。一個神情、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再多的話,也不過是話外之音,而自己所思所想,早已經被朋友讀懂。
華華說,看似精明的人,在受到委屈時,也要尋找朋友的懷抱;再是語無倫次,她也要傾訴到底。
華華剛到社會上工作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隻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她雖然有基本理論,但是缺乏實戰經驗,不過,憑借過硬的基礎知識,很快,她開始嶄露頭角。然而,不懂人情世故的她不懂得做人要收斂鋒芒,不然很容易遭人妒忌的道理。
工作了幾個月後,她明顯覺察到一些老員工對自己說話總是冷冰冰的,有什麼繁重的任務也給自己。一些新員工也不喜歡她,做什麼事或者說什麼話題也會躲開她。偌大的公司,仿佛她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她在學校一直是安逸的,無法承受這種局麵。可是,她又不想同家裏說,讓家人擔心。一直壓抑的她最後實在有些崩潰,正好,她的一個好朋友就在相鄰的城市。於是,她坐上周末晚上的火車,找到自己的姐妹,大哭了一場。
她的姐妹抱著她說:“這是怎麼了?”
她斷斷續續地訴說自己的事情,說起那些老員工欺負她,說自己找工作多麼辛苦,還說起家人根本不理解自己,還談到了夢想,覺得自己這麼辛苦,夢想卻遙遙無期。
她說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擦著眼淚說:“你看,我的委屈甚至讓我邏輯混亂。”她的姐妹抱著她說:“沒有關係,我懂你啊,你隻是累了,不明白自己努力工作為什麼換來這個結果。”
她聽完朋友的話又開始流眼淚,真的是這樣,她就是有這麼多不懂,有這麼多問題,卻沒有人能夠給自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