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你想要的一切光陰都會得到(2)(2 / 3)

她繼續尋找著自己的機會。她不停地去敲門。每一次門打開了,裏麵的人迎她進去,再送她出來。接著,門又在她背後重重地關上了。

她不知道會不會在最後有一扇為她打開。也許沒有,也許敲遍了世界上所有的門,沒有一扇願意為她打開。安心想著,就算如此,她還是要敲下去。直到她確定,真的沒有一扇門願意為她而開。到那個時候,她再選擇放棄。

真的要如此堅定不移嗎?

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曾經付出的努力,再去敲幾扇門,那也是值得的。

安心對自己說,敲下,也許到最後我能隻敲開一扇窗。不過,老天愛笨小孩。

安心等來了為她打開的門。她走進這扇門之後,自信地介紹著自己的作品,說著對行業的認識。門的主人微笑地望著安心,點了點頭。

安心終於如願以償了。不過,她知道需要敲開的門還有更多,這不過是其中的一扇。在一扇門之後,還會有另一扇門,她需要打開很多的門,才能迎來自己的廣闊天空。

不相信希望的人,總會在第三扇關閉的門之後,放棄了再去敲門,然後給自己一個富麗堂皇的借口: 我運氣不好,這些門就是不給我開。有沒有想過,敲不開的門,是在告訴自己,再敲下去,也許下一扇門更適合你走進去。不過,你不相信。你選擇了更容易的路,你轉身離去,走進了更容易敲開的那一扇門,然後自我麻痹地說,看,這才是適合我的路,讓夢想見鬼去吧,現實更重要。

你說,夢想太遙遠,希望太渺茫,放棄了也是適者生存。

可是,你敲了足夠多的門了嗎?

你曾那麼努力過,怎能不堅持

每天把你從被窩裏叫起來的,不是別的,是夢想。

這句話想必早已經爛熟於整個網絡。化為的動力,也許推動了不少人。在能夢的時候,做著夢,在清醒的時候,去圓夢,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圓滿。

想起高中時,鄰桌小雨是一個十分努力,也十分傲慢的女孩。每一次成績發下來,她總會頭斜一邊,急欲看我的成績。事實上,作為班上成績前幾名保持者,她完全可以用一種更高的姿態去對待我的成績單。畢竟,我永遠是班上墊後的幾名。

小雨在對比分數的落差後,更能找到她存在的價值感,那一刻半刻的優越感令她得意。她從來不會直接問我分數是多少,好像一旦問了,我就成了她的競爭對手,而顯然我是沒有資格成為她的競爭對手的。反正,每一次在偷瞄完我的分數之後,她總會發出如釋重負又不屑一顧的聲音,就像從鼻子哼出來的一樣。

我不置可否,聳聳肩,繼續埋頭找試卷上的錯處。

一個優秀,一個努力卻平庸著。

曾經有人問我,怕不怕努力的東西沒有回報?

怕,真的怕。有誰不怕?怕過之後,有誰是準備放棄的?也許,害怕的人早就放棄了,而勇敢的人繼續堅持著。為追夢而努力,從來都是勇敢者的遊戲。

曾經有人說,自己不會很努力,寧願把時間浪費在看電視、看動漫、玩遊戲、泡酒吧上,也不願意去努力。他說,他害怕,害怕自己付出了沒有成果。

沒有成果,那又能怎樣?為什麼如此害怕付出沒有回報?回報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忘了過程的愉悅嗎?

難道一旦被宣判為沒有成果的追夢人,就會被別人五花大綁到城牆上示眾嗎?努力過了,不能得到,那又怎樣?難道你就會為此缺筋少骨嗎?

難道寧願被別人說膽小,也不願意成為一個嚐試者嗎?

在別人看來,小雨與我的努力程度是一樣的,甚至我比她更努力。在我們學習的時候,小雨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看課外小說,還會對人宣稱說,自己回到家之後,從來不學習。好像唯有這麼做,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好成績不是努力換來的,而是來自她天生的聰明才智一般。

有一段時間,我也十分羨慕這位鄰桌,羨慕她不用付出別人的一半努力,就能獲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

不勞而獲背後深藏的幸運,也許最能挑動別人的神經吧。

曾經的我也認為,付出的努力沒有回報,是一件非常羞辱的事情。後來,我看到不少的人,靠著自己的堅持與努力,而不是依仗絕頂天賦,去達到自己想要觸及的高度,才幡然醒悟——努力的人比聰明的人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