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三則故事(1 / 3)

你怕死嗎?

我怕。

我周圍的人也怕。

你呢,你怕不怕?

你也怕。

……

死亡是什麼?

每個人都曾死過一次,在出生前。

死亡是黑暗。

活著,人生的時光,隻是兩端的黑暗中夾著的一條細小光縫。

黑暗永恒。死亡永恒。生來,隻是匆匆過客。

人在出生以前,親自體會著漫長的死亡。有朝一日,生而為人,從黑暗步入光明。再有朝一日,死去,回到永恒的黑暗中。

大多數的靈魂,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黑暗當中,在黑暗中長眠。

生的光陰,如此短暫。

於是,我們更加懼怕死亡。

然而——

……

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死亡。

一粒微塵之上,生命也許已經千萬次的更替過了。

也許,某一天,死亡就會在不經意間給你當頭一棒。

在你興奮異常時,恐怖地在你耳畔大喝一聲:“呔!”

……

生命如此脆弱,不知某一天便會戛然而止。

因為害怕死亡,

我們要好好活著。

因為敬畏死亡,

我們要拚命活著。

……

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故事。

一個故事之中,命運也許已經千百次的改寫過了。

故事裏的死亡最多。

故事,就是從與死亡有關的故事開始的。

…………

第一則:李尋死的故事——

李尋死,他居於九重天之上。

一生所求,無非一死。

卻求死而不可得。

對他而言,對於生和死的認知,已經簡易尋常到如同起床和睡覺。

不死的人,就像不能睡覺。

不死的人便不能長眠。

不能睡覺,好嗎?舒服嗎?

不好,不舒服。

長久的活著,或許更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但他知道他恐怕再也死不了了。

漫漫無期中,除了極為累人,還是極其無聊的。

無聊的要死之際(無聊的要死卻死不了,你說他得有多無聊啊),他將一生漫長之回憶與修為記於一幅卷軸之中。

是一幅卷軸呢,還是一本書簿?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呢?

他忘了,因為他雖然無聊的要死,但終究還是沒死成。

他活了太長時間了,他根本沒有必要記得任何事情。

我們姑且稱之為書。因為書中有回憶,自然有他不死的一生中所學習的海量知識與經驗;因為書中有修為,自然有他不死的一生中所修行的道法與神功。

當然這不是關鍵的,最關鍵的是:

從此,他不是一個人。他有了一部書。一個人一部書。

或者說他有了一個伴。

後來,這部書陪伴了他太久太久。

呆在一個不死之人身邊太久,更是一件極其無聊的事情。

何況這個人已經不能再為它寫進去任何一個字了。

漸漸地,書有些厭倦了,從這絲厭倦的情緒中進而生出一絲智慧。又過了千萬年,它通靈,因通靈而生出無限神識。

此後,他為它取名,《尋冥》。

其實,也就是這位老不死的大百科全書。

隻是,《尋冥》自己很不喜歡尋冥這個名字。

哼,尋冥?不就是找死嗎。這老家夥自己想死,便給我取了個這樣的名字,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