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是什麼?”忽然有人指著前方驚呼。大家立即望過去:呀,水麵高出不到十米之處,乳石倒掛,似群龍戲水——靠水的地方突了出來,被綠草覆蓋著,宛如龍頭;龍頭兩側,由於風化,又凹下去兩個洞,恰似龍眼;懸空的地方正是它灰白的身子。最妙的是它的身子不是一條呆板的石柱,而是婉蜒舞動,直插水中。說是戲水,再恰當不過了。傳說這還是玉帝派來吸桂花香精的神龍呢。我們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妙手佳作。
老槐樹下的人們
安徽 樊超
我家的樓下有一排老槐樹,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那排老槐樹下麵成了大家的飯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當太陽西沉,落日隻留下一抹餘暉的時候,鄰近的十幾家,好像是約好似的,大人們端著一碗飯、一碗菜走在前麵,小孩子們端著小碗,一邊走,一邊吃,跟在後邊,會聚在老槐樹下。於是小孩的嬉鬧聲,婦女的喧笑聲,大家的謙讓聲,就一起從老槐樹下飛出來。
在老槐樹的飯場裏,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共產主義”的。一個人隻吃一個菜的現象是看不見的。即使一樣的蔬菜,他們也要互相嚐嚐,看誰家做得香,味道好。當然,好吃的菜是大家消滅的第一對象,菜的主人也因此感到莫大光榮。
老槐樹下的地勢原來比較低窪,每逢下雨總是積起一窪窪水。人們覺得這個飯場太不氣派了,經過商量,大家就在下班回來時,你捎一車土,我背一袋沙,不多日子就把地麵鋪墊得平平整整了。
春末夏初,這是槐樹開花的時期,每到這個時候,大家就選一個日子出現在老槐樹下,男人們去摘槐樹的花骨朵,女人們把花骨朵分類,洗幹淨。勞動了一天之後,晚上可就是大家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首先,大家平均地把東西分好,按順序去領。人們哪個也不願多拿半點,都不願占一點便宜。
“今天我沒幹多少活,不配得這麼些東西。”李叔叔說著把他分到的東西抓了兩把放在木桌上。
“我家人少,吃不了這麼多。”李大媽說著也抓了幾把放在木桌上。
“我發現我的東西比他們的都多了一些,這可怎麼行?”王哥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往桌上又倒了一些。
從小就生長在老槐樹下的孩子們,耳濡目染了父輩的習性,也像大人們那樣:好菜一塊吃,就連遠方親戚捎寄的稀罕東西,也很少一個人享有。
近年來盡管我也進過一些陳設絢麗的飯店,但是我總覺得它們比起那個撐著綠傘的那排老槐樹下的飯場來,就遜色多了。我愛那排老槐樹,更愛老槐樹下的飯場和老槐樹下的人們……
亮點評析
文章僅寫了一個普通常見的景觀——“飯場”,作者卻以脈脈深情、細膩筆觸刻畫了老槐樹一幅幅動人的風俗畫。首尾呼應,脈絡分明,詳略得當,語言活潑,尤其是寫孩子們“耳濡目染了父輩的習性”,“好菜一快吃”,發人深思。美好的東西給予人的影響是多麼大啊!
我愛家鄉的黃葉
山東 林瑞傑
我觀賞過香山紅葉,沐浴過廬山雲霧,蕩碎過於湖秋月,參觀過泉城菊展……然而,我最愛家鄉黃葉。
黃河故道就像一條龍,在魯西大地上蜿蜒盤旋,俯胸弓腰,翹尾昂頭,躍躍欲飛。我的家鄉——左堤,正好騎在這龍背上,水丘連綿,綠樹掩映。
秋風像一支神奇的畫筆,蘸著寒露,一夜工夫,就把這碧波蕩漾的林帶,染成金浪翻滾的海洋,蔚為壯觀。
登上高岡,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金子般的世界,丘丘金黃,穀穀金黃,坡坡金黃,窪窪金黃。若仔細辨別,就會發現,還夾雜著那麼一塊塊紅,那麼一條條綠,像是黃金上鑲嵌了一些瑪瑙、翡翠,那是我們新開辟的桃園、杏園、蘋果園、山楂園……還有座座銀鏡似的水庫,道道玉帶似的小河,將這金黃色的主調,襯托得更加絢麗。
麵對這眼前的美景,我自然地想起了美麗、動人的故事。
傳說,我們村很久以前叫金堤口,村頭有棵三人合抱的參天大楊樹,因樹下有金沙,所以一到秋天,滿樹的葉子就都變成金的,閃閃發光,十幾裏外都能看到它。葉子落地,由專人撿拾,家家都抬著花筐分金子。
這件事被一貪官知道了,於是帶領三班衙役,強行刨倒了大樹,挖出了下麵的金沙。這時,突然狂風大作,直刮得天昏地暗,如同黑夜。風過後,那批壞蛋不見了,卻新添了一座大沙丘,至今還屹立在村口,路都要繞著它轉。那些金沙遍撒了這一帶的沙丘。看,那不是金沙在閃爍嗎?
從那以後,這千畝萬畝的楊樹林,每到深秋,葉子就一齊變黃,黃燦燦的,放射出金子般的光彩,成為一大奇景。
這無邊無際的金黃色,與陽光相調和,同藍天相輝映,明朗、柔和、歡快、活潑,讓人心曠神怡,使人精神振奮,不由自主地唱起歌來。一聲即出,就會萬木相和,八方回音。自己也驚奇自己的歌喉,唱完一曲還想唱,哪怕是從來不愛唱的人,隻要來到這裏,也會唱個不停。林中漫遊,那簡直是進了一個童話世界:金碧輝煌的宮殿裏,珍寶遍地,美不勝收。山楂樹,樹樹瑪瑙;杜梨叢,叢叢珊瑚;杏樹棵,棵棵像霍霍燃燒的火炬。各種野草,紅、橙、黃、綠,編織成五彩繽紛的地毯,鋪在這金星閃閃的細沙上,真是天衣無縫,美妙絕倫。或坐,或躺,或打幾個滾兒,翻幾個跟頭兒,隻要站起來一拍打,塵、草不沾。我們每每來到這裏,小夥伴們都要摔跤作樂,立擂爭王。累了,就隨意倒地小憩。輕輕眯上眼睛,靜聽那風兒吹打樹葉之聲,似姑娘歡笑,似小夥鼓掌,似小河流水,似大海波濤。微微睜開雙目,嗬,蒲扇般大小的葉片爭先從枝頭跳下來,搖擺著、兜著圈子,同大家嬉玩,或吻一下我的麵頰,或摸一摸她的衣裙,然後仰在地上,望著你笑。
拾一片落葉,沿主脈撕裂,左右一疊,葉柄一彎一插,手中的葉子,立刻成為一個個精巧的玩意兒。迎風一擲,有的穿來穿去,像燕兒飛舞;有的上上下下,像蝶兒翩翩;有的左左右右,像魚兒搖擺;有的舒展雙翅,像鷹兒盤旋……如果遇上個旋風就更好了,會將這些傑作帶到天空。我們真摯地希望,它們會飛向世界,成為友誼的使者。
撿一把落葉,柄上打個孔兒,然後柄柄穿連,一會兒就成了大串。每人拉著一串,一麵蹦跳著,一麵抖動著、歡唱著,“金蛇狂舞”。
痛快呀,痛快!
歡暢呀,歡暢!
啊,我家鄉的黃葉!
亮點評析
作者開頭以天下美景作襯托,突出熱愛家鄉黃葉的感情。緊接著就寫了沙丘連綿,綠樹掩映的家鄉景色,點明黃葉的廣闊背景。然後就過渡到黃葉奇觀,文章真是情文並茂,真摯感人。
觀日出
山東 李鑫
人們都說“日出”是曆代一大奇觀,我為親眼目睹這奇觀登上了五嶽之首——泰山。
我們在南天門的旅館中住了一夜。淩晨三點便開始向日觀峰登去。黑黑的小道,坎坷不平,我們在黑暗中摸索著,但總會不小心碰到在路上睡覺的人們,看來這日出的吸引力好大,在冰冷的石頭上睡覺,就為目睹日出。不知太陽是否知道人們的誠心。
夜空中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爬到山頂上又冷又累,所有的人都穿著大衣或羽絨服,焦急地等待著。
過了將近半個小時,有許多人不耐煩了,有的說:“沒星星沒月亮,明天肯定是個陰天,說不準還會下雨,日出看不上了,走吧!”看看那平靜的天空,黑黑的沒有任何變化,有些人便走了。但更多的人還是留了下來,怎麼能白白在這裏等那麼久,白白受登山之累、山風之冷呢?太陽一定會出現的。我們信心十足。
過了大約40分鍾以後,周圍的黑色漸漸變成了淡藍色。東方開始泛出白色,如一把鋒利的刀子把黑幕撕開一段,越撕越大,就像魚肚皮似的白起來,一層厚雲上麵又閃著幾束粉紅色的光。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太陽已出來了,有的說太陽被雲層擋住了。
一陣山風吹過,把厚厚的雲層吹散了一些,模模糊糊看到太陽向上一小跳。啊!露出來了一個小頭,鮮紅鮮紅的!人們歡呼起來,畢竟太陽升起來了。忽然,人們的歡呼聲戛然而止,大家都屏氣凝神,暗暗為太陽加油。隻見雲層又薄了一些,太陽又奮力向上,紅著半個臉羞羞地露著,另一半還蒙著神秘的雲層麵紗。人們又是一陣歡呼,迎接著光明的到來。
這剛出的太陽不很刺眼,鮮紅中又有些橘色,溫柔地出現在雲層上。太陽還是在努力向上,一點點升著,半個,多半個,啊,出來了!整整一個鮮紅的大球在衝著迎接他的人們微笑。歡呼四起,喊聲、叫聲、掌聲、笑聲,在高高的泰山頂上回蕩。
太陽終於擺脫了雲的糾纏,放出萬道金光射破了雲層,穿透了山霧,把光芒獻給大地。新的一天又開始了,美麗可愛的太陽將陪伴我們度過這美好的新一天。
亮點評析
作者以時間順序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手法,向我們展示了泰山日出的宏偉壯觀和磅礴氣勢。並且還巧妙地將人的活動融入景物描摹中,襯托出日出的魅力。
春雨寫意
四川 陳佳
浙浙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仿佛是調皮的雲娃娃惹惱了老天,使它一天到晚陰沉著臉;又像老天把雲娃娃打哭了,使它抽抽噎噎,清淚漣漣。小雨時而無聲無息,時而浙浙瀝瀝,下得天潮潮地濕濕。這是冬送給春的一份禮物,在春一開始,便衝刷出一個幹幹淨淨的世界。
雨漸漸地大起來。大滴的雨綴成一條條“鞭”抽在玻璃上,打在大地上,甩在樹葉上。雨水把玻璃衝刷得模模糊糊,看不清外麵的風景,隻聽見颼颼風聲、瀟瀟雨聲、沙沙樹葉聲彙集成的交響曲。
不知不覺中,這洪大的聲勢退去了,天空中飄落下來的隻是迷蒙的小雨星。推開窗戶,使勁兒嗅這空氣,清清爽爽。
我推開門下樓,投入了雨的懷抱。水氣空蒙、迷幻,撲向我的頭、臉。雨星亂蹦亂跳像調皮的孩子,待偎依到人身上時卻是溫柔的,像母親的手臂。雨默默的,但仍能聽到一種不可捉摸的聲音,如一把古老的豎琴,奏出深沉的曲調,餘音嫋嫋,若幻若真,又似兒時的搖籃曲縹緲在耳邊。雨仿佛密了一些,抬眼望,儼然一幅清虛淡遠的山水畫。我在這如夢如幻的世界中漫步,細細玩味著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樹。路旁的花貪婪地吮吸著甘露,花瓣上綴了些水珠,讓人不由聯想到美麗姑娘的容顏。小草修長的碧發被潤濕了,發梢上還挑著沒來得及擦幹的水珠呢!楊樹仿佛被雨打疼了,每片葉子裏都包了一汪“淚水”,風一吹,“淚珠”從葉尖滑落,有的則在葉子上轉個圈。
我在雨中奔跑,褲腳全弄濕了。這時,我看見一隻濕了翅膀的蝴蝶飛到我身旁的樹幹上,便伸手去抓,不小心撞在樹上,樹生氣了,把葉上的水一個勁兒往我身上灑。
我願是花,投入雨的懷抱中成長;願是小草,成為雨的朋友;願是大樹,成為雨的夥伴;我更願化做小雨點,融入這春意盎然的季節。
亮點評析
作者筆下的春雨成了有生命的活物,可愛、調皮,會發怒、能溫柔。作者還用“吮吸”、“打疼”、“生氣”等人特有的動作和感受來描寫雨中的花、樹。春雨有意,草木有情,文章意境獨特。
青海湖,美麗的湖
遼寧 李益博
汽車在奔馳,窗外是綠綾般的無垠的草原,滿眼都是悅目的綠。綠色躍過矮矮的小山丘,一直延伸到遠處與天相接。在這天與地之間,安詳地臥著雪白的帳篷,牛羊疏密有致地散布著。遠處,群山環拱,山頂白雪皚皚,山腰白雲繚繞,山坡森林密布,山腳芳草鮮美。晨曦中,一切顯得寧靜安詳。
突然,一汪碧波闖入我的眼簾。啊,正是令我心馳神往的青海湖!它驚人的美麗中還包含著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一位大臣被貶流落到這一帶,與兒子久行口渴,便在附近井邊取水,卻忘記蓋好井口。不料井水洶湧而出,淹沒了大片草原,吞噬了千千萬萬牧人的生命。危急關頭,一位神通廣大的法師削來一座山頂壓在井口,井水被止住了。這座山便是現在的海心山。
傳說的確為青海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卻擺脫不了它的幻想成分。但當你真正駐足湖邊時,卻無法否認隻有這樣秀美的地方才能孕育出青海湖這般迷人的景色。青海湖沒有大海的浩瀚,卻已具備了大海磅礴的氣勢。而那一湖碧水卻又顯得這般柔美,微風掠過,湖水就仿佛用一塊極薄的碩大的綠綢子裹住了一般,讓人忍不住想去撫摸,又怕弄破它……
船兒不倦地劈開湖水,在自己身後留下一道長長的裂痕,而浪花又急急忙忙用粗大的針腳把裂痕補上。風平浪靜時,藍天、白雲、雪峰倒映其中,交相輝映,美麗極了。湖水清澈明淨,宛若一塊空靈的綠寶石,晶瑩剔透。魚兒倏忽而現,倏忽而逝,偶爾跳出水麵,又哧溜鑽回去,這更給無垠的青海湖增添了盎然的生機。岸邊,乳香飄散,笛聲悠悠。
再看這湖水的顏色,近處為綠色,遠一點為墨綠,再遠一點變成了淺藍,更遠就是與天一般的蔚藍了。在碧空如洗的日子裏,青海湖更顯得楚楚動人。
待到登岸時,夕陽已把它的萬般柔情都傾注給了湖水和草原。夕陽中,青海湖顯得十分恬靜。“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極目遠眺,散落草地的牛群和羊群正緩緩地向帳群移動,炊煙嫋嫋升起,隱約傳來笑語,便都融化在甜蜜的乳香中。
亮點評析
文章的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形象感人。寫草原,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把草原寫得極富情趣;寫湖水,用“碩大的綠綢子”、“空靈的綠寶石”來比喻,真是形象生動。作者又恰當地引用了傳說和詩文,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這樣的文章讀來就是一種享受。
春遊大儀山
四川 佚名
開學不久,在全年級師生的請求下,學校領導帶領我們遊玩了大儀山。
大儀山海拔461米,為舊時同陽縣的遺址,是儀隴縣十大名勝古跡之一。我們走了兩個小時來到山腰,便見一座高約10米的如來佛像立於一塊平地上。隻見這座如來佛身穿僧袍,麵部慈祥,雙手平放於胸前,栩栩如生。
漫步於彎彎的林間小徑,爬上五百多步的石梯,至土地廟,進入廟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達兩米的土地菩薩佛像,隻見他坐在一塊大青石上,雙手放在腿上,身穿官袍,頭戴官帽,雙目緊視前方,顯得胸懷大誌。據說,土地菩薩原是高陽縣的縣長,他活著時,十分清廉,關心百姓,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死後,因為他生前做了許多好事,玉皇大帝又封他做了大儀山的土地菩薩,掌管大儀山的風水。以前,大儀山從不幹旱,可有一年,不知怎麼的,一年都很幹旱。眼看莊稼就要死了,於是,土地菩薩便給村裏的一個青年托夢,說隻要將土地菩薩的佛像放在紅旗水庫中洗個澡,再將它抬回去,好好地放在土地廟中,便會下雨。於是,村民們便按這種方法去做了,沒過多久,天空便下起了瓢潑大雨,救活了快要死的莊稼,拯救了大家。因此,給土地菩薩洗澡,便成了這兒的風俗。後來,一到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二,守廟人便會用濕布給土地菩薩像“洗澡”。當然,這隻是個傳說,並不可信,但更給大儀山增添了神秘感。
離開土地廟,走過幾十米的小道,來到觀音閣,觀音閣分為觀音殿和戲台。戲台是一塊用水泥砌成的一個高約兩米的小台子,台上用磚砌成了四根大柱子,柱子頂上又用琉璃瓦蓋成一個廟頂,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戲台顯得十分美麗。轉過身,便可以看到一座廟宇,這便是觀音殿。觀音殿門前蹲著兩隻大獅子,樣子十分威武。殿門上又有三個金黃的大字——“觀音殿”,字體蒼勁有力,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進入殿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座觀音佛像,它們依次是送子觀音、南海觀音和千手觀音。三座觀音像高約2米,但姿態卻各不相同。送子觀音站在蓮花座上,手中抱著一個小孩,麵部微笑,十分親切;而南海觀音則盤坐在一個蓮花座上,右手拿著寶瓶,瓶中插有一根柳枝,左手呈掐算狀,好像在預測人間凶險,她的麵部神態自然,左右各站著金童玉女;千手觀音與前兩座觀音都不同,見她站在蓮花座上,神情憂鬱,好像在思考什麼問題似的,無數手臂,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平放在胸前,有的高舉過頭頂,還有的拿著兵器……三座觀音像都穿著白色的紗衣,雙目都平視前方。
隨後,我們觀看了石人、川劇表演,遊覽了大雄寶殿、玉帝廟等地,下午4點多鍾,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大儀山。
亮點評析
標題點明了遊記的季節、地點。文章沿著遊玩路線依次介紹所到之處的獨特風景,有條有理,詳略得當,很有效地突出了中心——展示大儀山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文章重點描述的是土地廟和觀音閣。對土地菩薩傳說的描寫,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觀音殿內詳細描述了送子觀音、南海觀音和千手觀音的樣貌特征,描寫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結尾收束自然,表達了作者對大儀山由衷的喜愛之情。
詩情畫意漓江遊
廣東 陳顥
提起桂林,人們脫口而出的總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個“甲”字,足見桂林的美早已在人們心中紮了根。而漓江,又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早已聞名遐邇。今年夏天,我和父母一同來到桂林,暢遊漓江。
那天的霧不大不小,恰似給群山披上了神秘的輕紗,更添詩情畫意。江水綠得發亮,江麵波瀾不驚,柔和得像一位少女,靜候著遠方來客。
在磨盤山碼頭,幾十條船蓄勢待發,我們的“龍隱41號”一聲汽笛,首先打破了江麵的寧靜。第一站便是蝙蝠山,陡壁上隱約顯出兩隻飛舞的蝙蝠,像是在人口處給人以“翩翩”祝福。
這時傳來導遊的聲音:“漓江最著名的是‘九馬畫山’。一座屏風樣的山,紅、黃、黑、青、白五種顏色交錯,勾勒出九匹駿馬。據說當年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來此遊覽,周總理數出了八匹,陳副總理數出了七匹,人們說:這也許就是正副之分吧!大家今天盡情數馬,數出了九匹便是狀元郎……”船上馬上轟動了,人們一齊擁到甲板上,我也不甘示弱,一心隻想數出九匹來。
“瞧,那是什麼?”忽然有人指著前方驚呼。大家立即望過去:呀,水麵高出不到十米之處,乳石倒掛,似群龍戲水——靠水的地方突了出來,被綠草覆蓋著,宛如龍頭;龍頭兩側,由於風化,又凹下去兩個洞,恰似龍眼;懸空的地方正是它灰白的身子。最妙的是它的身子不是一條呆板的石柱,而是蜿蜒舞動,直插水中。說是戲水,再恰當不過了。傳說這還是玉帝派來吸桂花香精的神龍呢。我們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妙手佳作。
船過了“半邊奇渡”,又把我們引向“童子拜觀音”山。觀音菩薩高坐蓮台,虔誠的稚童頂禮膜拜——這隻不過是一高一矮兩座山罷了。
大家隻顧向前張望,我卻獨愛驀然回首,看著船從煙霧彌漫的青山綠水中駛出,別有一番情趣。忽然,江邊一座不知名的山躍入眼中。咦,這不就是“九馬畫山”嗎?我暗暗高興,一、二……七、八,“哇,我數到八匹啦!”我搖著爸爸媽媽的手,得意揚揚地喊道。“還沒到呢!”旁邊一人提醒著。接下來,我又如是興奮了幾次,把幾座無名小山誤認為是“九馬畫山”,最奇怪的是每次都能數出馬來。真是心中有馬處處馬。
到了中午時分,太陽出而雲霧散。船行至“黃布倒影”,山上色彩斑斕的石紋,像一匹黃布倒映水中,這裏正好領略“船在青山頂上行”的妙處。船上準備了美味佳肴——漓江的魚、漓江的蝦、漓江的蟹。這裏的河鮮正如這裏的山,小巧玲瓏,讓人回味悠長。真是好水養出好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