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2 / 2)

這一大片林子很密,鬼知道跟蹤敵人等到他倒斃會是什麼時候,有這個必要嗎?

後金軍又不存在以首級換軍功的製度,他們隻在乎搶劫效率,很明顯落荒而逃的敵人破衣爛衫看上去就不會有什麼繳獲。

阿爾岱他們回到官道看到了充當尖兵的馬甲葛爾呱橫死的現場後,更加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

因為發動襲擊的人居然連真正的武器都沒有,使用的是一柄鍘刀,想必應該是某個被大金軍殺了親人的漢子來找機會報仇而已。

建奴們哀歎葛爾呱何其不幸,死在一個漢人老百姓手裏實在太冤枉。

阿爾岱也是鬱悶無比,他再次提醒手下,這裏是大明腹地,危險無處不在,以後要以此為戒,進入深山密林之時一定要加倍心。

建奴們不尋找襲擊者的屍體讓黃漢輕鬆了許多,當他意識到沒有建奴在身後窮追不舍之時終於停止奔跑,扶著一棵大樹喘粗氣。

跑得滿身大汗,後背的疼痛反而緩解了許多,而且沒有汗水流入傷口帶來的刺痛感,經驗豐富的黃漢認為建奴拋射的兩支箭矢應該沒有能夠穿透三層棉甲。

休息了片刻,又側耳聆聽四周,萬俱寂隻有自己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辨。

黃漢終於放心了,他夠不著後背上的羽箭,幹脆開始脫棉甲,一股腦將三重棉甲一起脫下,後背沒有傳來撕裂般的疼痛,讓他更加放心了,再看看射中後心的那兩支羽箭,原來是透過了兩層棉甲後再也無力穿透第三層。

為了減棉甲的破洞,黃漢折斷了羽箭,免得拔羽箭時箭頭部分會再次損傷棉甲,今如果不是有三層棉甲在身,黃漢勢必被建奴當場射死了,由此可見冷兵器戰爭中裝備尤其重要。

怪不得滿清都一直叫囂野豬皮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明,而不是強調努爾哈赤帶著多少戰士開始造反,一個裝備精良的騎兵恐怕可以輕鬆殺死和他武力值相等,卻沒有披甲的多個戰士。

黃漢更加珍惜這三件救了性命的棉甲,可惜沒有針線無法縫補被射出的箭孔,隻能祈禱下一次被敵人射中之時萬萬不能碰巧再次射入這個兩個窟窿裏。

重新穿上棉甲的黃漢忽然哈哈大笑,貌似自己成功襲殺一位建奴馬甲繳獲一柄斬馬刀,在六七個建奴騎兵追擊下全身而退。

由此可見采取埋伏的戰術冷不丁躥出來襲殺落單的敵人可行,隻是遺憾沒有搶到戰馬,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拿上戰利品。

這一次經驗不足武器不趁手,計算的時間差也有失偏頗,下一次就不會了,手上有了斬馬刀,總結了經驗教訓,遇上建奴巴牙喇也要讓他變成死白甲兵。

有了一次得手的經曆,黃漢膽子又肥了許多,他懊惱計劃執行得不夠堅決,很不滿意隻繳獲了一柄斬馬刀,世界上沒有後悔藥,還有機會,老子隻不過是從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