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行分工,一個殺敵一個搶馬,如此安排貌似不錯。
後金軍的戰馬有可能今經曆過多次衝刺,為了防止戰馬脫力此時都在跑馬速不快。
黃漢用近距離偷襲的辦法射殺敵人有十足把握。
可是即便敵人被射落馬下,戰馬也未必駐足,白忙活的可能性很大,有了宋負責奪馬,獲得戰果才能夠有保障。
黃漢點點頭,算是同意宋參戰。倆人相隔幾十步各自躲在樹後看著後金軍匆匆而過。
果不其然,得勝回營的人馬比較散漫,大隊伍過完了還有三三兩兩的隊伍,這些拖遝的人全是韃子。
這裏都是後金軍走過的路,他們自認為明軍被擊潰逃得無影無蹤,再走這條回頭路應該安全無虞,因此相當懈怠。
黃漢繼續耐心等待,當發現了兩騎韃子牽著繳獲的戰馬悠哉遊哉出現附近再也沒有後金軍之時決定向他們下手。
韃子沒有裝備鐵甲,外穿皮甲裏麵應該是穿著羊皮襖,這樣的裝備根本吃不消破甲錐直射,黃漢認為留下這兩個韃子十拿九穩。
官道上的兩個韃子中有一人是個話嘮,他正在用蒙古語跟同伴聊得吐沫橫飛,估摸著談話內容應該是今的收獲幾何,很明顯這兩個韃子都得到了一匹馬和一位明軍家丁的全副裝備。
因為黃漢已經看見了韃子的備用馬上那副帶著斑斑血跡的鎧甲,想必最少有兩位明軍騎兵被這兩個韃子斬殺。
暗箭難防這句話沒有錯,正聊得高興的那個韃子忽然聽見一個裂帛聲,緊接著就發現同伴的脖子上忽然冒出了一個破甲錐。
原來是黃漢近距離的直射又準又狠,一箭直接射穿了靠近他這個方向的那個韃子騎兵的脖子。
黃漢一箭得手,箭矢直接沒入韃子隻有一層皮革防護的脖子,他知道那個韃子死定了,緊接著第二支箭矢急射那個話嘮韃子。
突逢變故,驚恐萬狀的韃子連忙伏身,可惜倉促間動作完成得不夠迅速,也不夠標準。
急速飛行的破甲錐正中韃子左肩,由於此箭勢大力沉,有可能射斷了骨頭,韃子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雙腿條件反射般猛地一夾馬腹,戰馬立刻“稀溜溜”一聲揚開四蹄往前躥。
在離黃漢三十步左右的大樹後看得真切的宋鵬飛,見戰馬往他的方向來了樂滋滋揮舞著套馬索衝了出來。
與此同時黃漢第三支破甲錐射出,羽箭直襲韃子後心,“噗”如擊敗絮般,箭矢透甲直入韃子身體。
這時韃子的戰馬剛好被宋鵬飛扔出的套馬索套住,如同急刹車般,戰馬兩隻前蹄騰空,再次發出“稀溜溜”嘶鳴,堪堪站住了。
戰馬上的韃子仰摔落馬下一動不動,應該是當場死亡。
宋鵬飛翻身上馬,猛夾馬腹,馬兒再次跑起來追上了前麵的戰馬。
他在馬上探手拽住另外一匹戰馬的韁繩,口中打著呼哨,那匹戰馬乖乖的停下了,後麵跟著的還有兩匹戰馬如同得到命令,也站住了。
這就是馬的特性,四匹馬在一起,很快就會出現一匹馬是領導,跟馬群的頭馬是一個意思,馬是有組織有階級的,宋鵬飛就能夠通過觀察發現頭馬,製服它其它戰馬就會跟著。
見宋鵬飛真的攔截了四匹戰馬,黃漢當然高興,他大叫道:“宋好樣的,咱們不能耽擱,把兩個韃子屍體先馱入樹林再。”
“師傅放心,我知道這裏很危險。”宋鵬飛答應一聲,倆人七手八腳清理了戰場,這一次伏擊戰總計時間不超過五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