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守備營(1 / 2)

這個殊榮真的了不得,因為不是所有文官武將的母親或者妻子都能得到朝廷誥命,這是聖子恩賜,比例極低。

從今往後黃漢的母親就是朝廷命婦,每年有工資拿有優免待遇,完全趕得上士大夫得到的好處。

黃漢也有了從三品的武官品級、輕車都尉武勳、懷遠將軍武散階,總算邁進了將軍的門檻。

東勝衛其實早就沒有了剛開始的輝煌已經名存實亡,東勝衛是明初設置於河套北土默特蒙古活動地區的衛所,原為元之東勝洲。它於洪武四年正月初設,洪武五年七月內遷至大同附近。

洪武三十五年通過“靖難之役”登上皇位的朱棣調整了軍事策略,將一批邊牆外和邊地衛所內遷,其中東勝左衛遷至北直隸盧龍縣境,右衛遷至遵化縣境。

黃漢如願以償當上了永平守備將軍,又有了東勝左衛指揮同知的頭銜,找由頭從已經農民化的衛所軍官手裏搞些軍田應該不成問題。

禮儀結束,就在皇帝準備回紫禁城之時,黃漢朗聲道:“陛下,皇恩浩蕩微臣感激涕零,唯有再立新功已報聖子恩寵,微臣請旨即日離開京師,繼續尋找戰機襲殺建奴。請陛下恩準。”

崇禎聽聞黃漢不準備在京師盤桓,想即刻回去殺敵有些動容,他道:“朕準了,愛卿也要心謹慎,朕等著愛卿再次報捷!”

“微臣謝主隆恩!微臣請旨收攏在京師外被打散營伍的明軍湊足永平守備營兵額,懇請聖子恩準。”

永平守備營已經被建奴打掉了,地盤也在建奴手裏,黃漢這個新官上任的守備沒地盤、沒兵丁確實是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黃漢免得跟兵部扯皮直接學劉之綸自己募兵,而且直達聽,惹得其他文官武將又是一陣腹誹。

而年少氣盛的皇帝最喜歡親自解決問題,見黃漢請旨,而且都是不難辦到的事情當然高高興興當場給予答複。

他已經有些喜歡黃漢這個貌似沒有心機一心想著殺敵的武將,不僅僅同意黃漢在京師附近的散兵遊勇中選拔戰士,還指示戶部按照兵額下撥糧餉給這一支敢戰之師。

才千把人的糧餉難不住戶部,戶部尚書李標當然不會在皇帝難得高興之時添堵,表態會足額給糧餉,今下午就會給足三個月的,好讓黃守備有錢糧募兵。

當下午黃漢就出城駐紮,他把麾下人馬分成七個總旗在城外大肆宣傳。

很快炙手可熱的黃守備承諾給足餉並且按時發放招募好兵的消息就傳開了。

京師城外幾個收容失去建製兵丁的營盤裏眾紛紜,黃漢準備挑選弓馬嫻熟的騎兵、驍勇善戰的步兵加入“紅旗軍”的消息讓許多明軍怦然心動。

錦衣衛也樂得幫忙,李若璉親自帶著幾十個校尉去幾個明軍營盤幫助協調。

弓馬嫻熟的騎兵沒有哪個將領不喜歡,黃漢來橫插一杠子勢必引起抵觸。

擁有強大的騎兵才能夠擁有機動力,完成奔襲才有可能。

漢民族跟草原民族的戰鬥都是漢人損失慘重,究其原因就是漢人沒有強大的騎兵,打贏了敵人隻不過是擊退而已,而被草原民族打敗了就是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