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1 / 2)

梁廷棟跟鄭國昌私交不錯,他這個兵部尚書還算混得不錯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黃漢屢次建功,給地盤讓“紅旗軍”發展就是二人密謀的結果。

這就意味著黃漢不僅僅有一千三百六十營兵額度,還會擁有五千六百衛所軍的兵額。

其實衛所製度到了明末已經名存實亡,衛所軍根本不堪一用,隻不過派出班軍做苦力而已,差不多已經退化成為了農民,根本沒有了戰鬥力。

但是有了財力、物力的黃漢擁有一個衛所會大不相同。他不會盤剝麾下的衛所軍,還會貼錢糧組織他們生產、訓練兩不誤,一兩年下來,這些衛所軍的戰鬥力應該不亞於普通明軍。

其實一個衛所的地盤真的不,大部分都有三五個千戶所城。

其中一個千戶所城是衛城所在地,千戶所以下還應該有幾個百戶所,有的百戶所還應該有墩堡幾座。

撫寧衛城已經毀了,重修理所當然,崇禎年財政何其困難,朝廷不可能給銀子,唯有指揮使、指揮同知等等軍官自己想辦法。

黃漢屢次打後金軍虎口奪食已經發家致富,得到的財帛當然要用在富國強兵上,給“紅旗軍”建立一個出入方便,進可攻退可守的根據地勢在必行。

他不會在原址重新修繕撫寧衛,而是準備把這個衛城修建到擁有然港口的遼海邊。

這裏本來就有一個千戶所城,即便破敗不堪也不打緊,畢竟地基是現成的,再次擴建後成為衛城沒有問題。

以後黃漢就會在海邊擁有一座城池,有自己的碼頭,買些船舶動用關係請兵部批一個水營把總給七八艘三、四號福船作為戰船應該不會太難。

一座屹立在海邊的堅城,好處不言而喻,最起碼沒有水師的後金軍來攻打之時,再也圍不死這座城池。

“紅旗軍”可以用城頭布置的火炮、抬槍大量殺傷來攻城的敵人,可以從海上得到補給,可以派出騎兵不斷出城襲擊前來圍困的敵軍,長期以往敵人肯定失去了拿下撫寧衛城的興趣。

這座城池在遼海邊,有了戰船、貨船的“紅旗軍”完全可以無視山海關直接乘船前去偷襲後金軍,遼東那漫長達到兩千餘裏的海岸線都會成為被偷襲的目標,使得敵人顧此失彼疲於奔命自然會削弱建奴。

後金軍席卷京畿之地裹挾了三十萬老百姓去了遼東,大明損失的人口遠遠不知這些,被屠殺和在逃亡過程中凍死、餓死的老百姓應該最少有雙倍,保守估計損失總人口不下於百萬之多。

建奴如蝗蟲般把京畿之地啃了一遍,太多地主老財也丟了性命,衛所軍裏那些侵吞軍田的軍官也有許多被殺了,還有許多軍官投敵。

這其實也算完全打破了京畿之地的權力架構,黃漢此時重新收攏以前撫寧衛的軍田相對容易許多。

畢竟北方的衛所在明朝初年之時,每一軍戶給田五十畝,由此可見一個滿員衛所應該有超過二十萬畝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