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最好、火炮最多的商船交予沈憲宜航行,在海上來往的二十幾艘沈家商船都以他馬首是瞻,有時候組隊去日本貿易之時登萊商家各自出幾艘大海船不等,沈憲宜的船就是相當於旗艦的存在。
有了遼海第一大海商家的首席船長的投靠,黃勇緝捕各家海船事半功倍,在擁有朝廷大義的正能量下,招降納叛輕而易舉,水師實力與日俱增。
估摸著到了年底,“紅旗軍”水師將要擁有商船、運輸船不下於三百艘。
以平均一艘海船排水量二三百噸計算,加上戰船,總噸位恐怕會超過十萬噸。
獨霸遼海已經近在眼前,況且現在每個月都有黃氏出品的商船、戰船幾艘下水,隨著不斷有網羅的大工匠、招募的工匠加入建造,這個產量還在倍增之中。
當相對先進的老閘船不斷增多之時,當加了以輪擊水航行的戰船問世之時,獨霸中國海就不是夢想了,再大力發展下去成為世界霸主才是終極夢想。
已經是十月初,金州前線如火如荼,軍民們熱情高漲。
黃漢已經帶著騎兵歸來大半個月,被團團圍困的金州西城牆在這段時間每都被明軍二十六門野戰炮轟擊,如今已經搖搖欲墜。
總攻金州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六日,之所以等上十幾才發動攻擊,是因為這個時候遼南的氣候一冷似一。
等到地凍三尺之時,金州那寬闊的護城河上結的冰蓋足以跑炮車,護城河再也沒有了一絲防禦作用。
黃漢沒有擔任總指揮,他極力謙讓,在回到金州營地見到劉之綸之時就堅持請他指揮全軍,因為明朝的規矩就是文官統兵、太監監軍。
明眼人都瞧得出金州城破隻是早晚,如此大功可謂唾手可得,見黃漢請求自己指揮全局,劉之綸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搶功,堅持不受。
沒轍,名不正則言不順,黃漢召集文官武將寫了奏疏稟告子定奪,內容是請聖子委任順巡撫劉之綸統帥薊鎮、東江鎮人馬會攻金州力爭全殲建奴軍民一萬五千。
提案請禦馬監掌印方正化為總監軍,以李若璉為薊鎮、成全為東江鎮監軍、以金聲為兵備道調度糧餉和軍需,鄭孝文、高有謀副之。
如今的黃漢乃是朝廷的大紅人,他的奏疏絕對能夠上達聽,此時崇禎還沒有得知張春全軍覆沒的噩耗,心情不錯,見到了黃漢的奏疏很高興,認為黃漢懂分寸、知進退。
皇帝正在為金州前線即將陷入混亂的指揮權而發愁呢,已經跟心腹大太監曹化淳和王承恩、高起潛、王德化、李鳳翔、沈良佐議論過多次,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
皇帝屢次被文官武將欺騙,漸漸地寒了心,自從方正化屢建功勳,皇帝開始熱衷於跟司禮監幾個大太監談論國事,並且委以太監重任。
早在啟七年十一月,未改元紀年的崇禎帝就下令罷除了各邊鎮太監,崇禎元年正月,再次下令“內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許出禁門”,以防內臣與廷臣結黨營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