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係(1 / 2)

其實絕大多數老卒是窮得娶不上媳婦的人,他們這才單身在軍隊裏混日子圖個衣食,在軍營裏別見到女人,見到母豬都有想法。

得到了娶媳婦的機會,哪有人會不樂意,況且帶來讓他們相親的女人都沒有殘疾,身體健康。

最後高有謀帶著一幫寧遠吏員統計出屯民九千幾百戶,人口接近三萬,孩子和老人很少,大部分都是男女勞力。

吃飽了肚子,娶上了媳婦,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憑力氣下功夫種好五十畝良田,大部分被裁汰的營兵有了因禍得福的感覺。

寧遠城裏的戰爭難民和班軍也激情似火,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命金貴,居然值三十兩銀子,他們相信了“紅旗軍”能夠提供保護。

否則被建奴禍害一個人“紅旗軍”賠償三十兩雪花銀,毀了一畝田的收成陪五鬥麥子,長期以往誰賠得起?

“紅旗軍”展示軍威每都在進行中,彪悍的鐵甲騎兵隊經常出現在數萬軍民的眼前,火器部隊的野戰炮兵營也經常在老百姓眼皮底下操練。

老百姓不懂何為強軍,但是他們懂得相互比較,發現“紅旗軍”果然不同凡響,人心安定許多。裁汰下來的營兵一個個都是內行,他們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

屯墾的軍民對寧遠守軍有了信心,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春耕忙得不亦樂乎。

在管理軍屯的同時強化訓練也緊鑼密鼓開始了,原寧遠駐軍中的老弱被排除,武官家丁大量跟隨主將調離,普通兵丁每吃三餐並且吃到了雞蛋和海魚,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沒有人是瞎子,跟軍人相處根本不需要太多廢話,看行動即可!

由於原寧遠兵丁百總以上級軍官一個都不在,依舊留下帶兵的百總、總旗官也是瞧上去或者風評不錯的基層軍官。

黃沂州訓話更加簡單,他告訴大家從今開始按時、按實發餉,而且是發放到每一個士卒手中,不許任何人克扣。

接下來留下的七千餘營兵就被打散和灤州守備營、“紅旗軍”混編,介於寧遠周圍地域廣闊防線比較長,憨子的騎兵也全部集中到這裏訓練。

加上了寧遠騎兵兩千餘,灤州守備營四百騎兵,“紅旗軍”騎兵有了三千二百冷兵器騎兵,兩千八百騎兵火槍手。

前寧遠的騎兵也有一半使用熱兵器,他們大多數是使用三眼銃,黃漢瞧不上這東西,因為射程太短有效殺傷距離還不如弓箭,況且騎在馬上利用火折子或者火繩點火太容易失誤。

兵器是戰士們的依仗,必須能夠讓人徹底放心才行,因此吞了寧遠駐防騎兵後,使用三眼銃的騎兵全部換裝自生銃。

在遼東經營多年的袁崇煥和孫承宗都是崇尚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對陣建奴,都不遺餘力修建堡壘執行塔攻計劃。

曆史記載孫承宗在關四年,前後修複大城九、堡四十五、墩台若幹就可見一斑,因此寧遠附近簡直是墩堡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