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奇怪,登萊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家裏的產業會得了?他家的織機和工匠怎麼可能落後於其他家族!
孫元化獲罪未必遭受牆倒眾人推的慘況,因為他是有組織的。
江南是東林黨人的老巢,黨員孫元化的家不可能被欺負了,況且孫元化的恩師徐光啟還是當朝閣老呢!
黃漢不要銀子要新式機器、要先進技術孫家當然舍得給,況且虎穴城在幾千裏外的北方,開始生產布匹也談不上跟鬆江府競爭。
明朝的織布技術領先世界,織布機也是最先進的。
黃漢買一部分樣品回來動用大工匠加以研究,把易損件換成鋼材,使用彈簧控製飛梭,立刻就能夠使得織布機技術革新,直接提高生產效率。
然後再開金手指使得珍妮紡紗機提前一個多世紀問世,以後布匹的成本會直線下降,布料便宜了會大量減少衣不遮體的漢人。
價廉物美的布帛還會形成出口的拳頭產品把他國的紡織業擊垮,獲得大量利潤。
北方的田畝隻有一熟農作物,農閑的時間太多,必須給體係內老百姓增加憑借勞動獲得報酬增加收入的機會。
織布廠是個用工很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可以使用大量婦女勞動力,而明末太多老百姓衣不遮體,冬無法禦寒,棉布的需求量巨大。
況且黃氏在大規模建造帆船,傳統的原材料大量使用竹子、草席的中國硬帆逐漸被西洋軟帆代替,高品質帆布的需求一增多。
進口帆布被西夷卡脖子是黃漢無法忍受的,因此黃氏要改造織布機生產帆布。
以後用漢人獨到的塗抹桐油技術防腐、防水生產出的帆布將要成為外貿產品去衝擊西夷的市場。
在京師逗留三後,雖然皇帝沒有下旨或傳口諭來催,比較自覺的黃漢前往紫禁城再次求見皇帝準備辭行回寧遠。
崇禎得知黃漢求見的目的立刻傳見。
不夜城項目比較大,羨慕嫉妒恨不知凡幾,黃漢認為不能獨占利潤,與其跟其他重臣、勳貴合作還不如直接便宜了崇禎。
黃漢主動上奏皇帝,自己在外城搞了一個賺大錢的營生,請求皇帝為這個項目題寫牌匾,這個牌匾當然是進入不夜城商業區的第一牌樓。
皇帝以題字入股,以後每年都將要分潤紅利三萬兩白銀。
黃漢在外城大興土木接納了幾千流民在做工,較好的緩解了京師郊外流民聚集的棘手問題。
如此大動靜皇帝當然心知肚明,他曾經下旨鼓勵達官貴人此時去城外收留長隨,鼓勵大家多多雇工。
黃漢請求崇禎給這個叫做不夜城的地方題字,皇帝根本沒打算拒絕,他還希望樹立典型讓更多人效仿,要是再有幾個如此規模的工程,京郊的流民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誰知黃漢還不讓皇帝白幫忙,他出手大方,準備每年送三萬兩銀子入內帑,禮多人不怪,皇帝也不例外,況且崇禎皇帝日子過得苦,真的比較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