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人馬(1 / 2)

駐防夔州府的顧準一直在擴充人馬,由於體係內自生銃產量節節攀升,火繩槍全部淘汰下來成為了南洋貿易的商品賣給大越國和廣南國。

如今連衛所軍的熱兵器都是自生銃,正兵火槍手中米尼槍占比以經接近三成。

現在顧準麾下實力不可覷,有三個千總山地步兵人數三千三百餘,還有兩個把總炮兵擁有可以拆解後扛著翻山越嶺的一磅弗朗機炮六十門。

這彪人馬中隻有六個百總兵丁使用冷兵器,分別是長槍手、刀盾手、步弓手。

隸屬於顧準指揮的團練武裝分部在九個縣城人數有二十七個把總,明明可以訓練更多的川東老百姓成軍,但是考慮到各縣鄉紳、老百姓的負擔也隻能適可而止。

原則上采取一個縣保持三個把總的鄉勇武裝,平時有兩個把總留守參與維護縣城治安,一個把總和其他縣城的人馬聯合起來在顧準率領的正兵指揮下進山拉網,清除土匪、山賊、流寇。

白杆兵實際控製的州府縣城達到十幾個,也同樣派兵組織鄉勇、團練武裝強化治安,手裏的地盤大了,擁有的田畝多了,秦良玉、馬祥麟手裏的錢糧逐漸增多。

被動防禦早晚要挨打,顧準在黃漢臨走時得到了不要讓麾下閑著,隻要不是農忙季節都要有計劃發動攻擊的命令。

因此顧準部不間斷蠶食周邊,盡可能在外圍跟流寇交戰,使得“紅旗軍”控製下夔州府的中心區成為王道樂土。

“紅旗軍”、旗衛共同努力,加上友軍白杆兵的力挺,川東在馬祥麟和顧準堅守下,一百餘萬老百姓已經能夠自食其力。

由於大量種植馬鈴薯、玉蜀黍提高了糧食單產,估摸著今年秋後應該還會有十幾萬石餘糧能夠支援別處。

在不間斷打山賊、流寇之手,以工代賑也在進行中,組織百姓修繕道路加固關隘總在進行中。

在得到地利的前提下,在有炮火、自生銃、米尼槍協防的情況下,有“紅旗軍”和白杆兵聯手,固守川東、石柱地區保四川一方水土不被流寇踐踏不成問題。

趙坤駐守的“望川堡”不僅僅固若金湯,如今還欣欣向榮。

因為流寇肆掠湖廣,不少信任“紅旗軍”的地主老財達官貴人尋到這裏購買宅院躲避匪患。

人口中增加了不少有錢人,消費自然增多,帶動了周邊屯戶的大生產,蔬菜、雞鴨鵝、羊、生豬都能夠賣上好價錢。

“長江分遣隊”現在擁有戰船一百八十餘艘,水兵四千餘。

最的哨船乘員十一人,人人都有自生銃,船頭和船尾各有一門一磅弗朗機炮,現如今的水兵都是全能,不僅僅能夠操帆、劃槳、掌舵,還人人都會打響弗朗機炮。

最大的內河戰船排水量不足三百噸,乘員一個總旗五十六人,擁有兩門三磅、四門一磅弗朗機炮和一門六磅紅夷大炮,這樣的火力在長江上可以橫行無忌。

荊州地界二十幾萬隸屬於“紅旗軍”體係的百姓已經完成了保甲聯防,建立了戶口本、糧本,這就意味著他們能夠享受到平價糧和諸多官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