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遼沈郡王(1 / 2)

準備退休的溫體仁沒了顧忌。

他幹了首輔多年,更加知道大明已經病入膏肓,如果要改變現狀,唯有賭黃漢選擇扶明而不是取代大明。

他幹脆不打啞迷,直接了當奏對道:

“陛下,老臣以為征虜大將軍率領‘紅旗軍’連續取得雁門關大捷、朔州大捷等等,功勳卓著理應加官進爵,老臣懇請陛下進爵遼國公為遼沈郡王世襲罔替。”

群臣嘩然,連鄭國昌都不可置信,很是奇怪一向揣摩聖意的首輔為何會直接倒向女婿陣營?

張鳳翼見溫體仁捅破了窗戶紙,大喜過望,立刻附議道:“陛下理當厚賜遼國公,給予遼沈郡王爵位善莫大焉。”

梁廷棟道:“我大明泱泱大國,禮儀之邦,豈能被區區東奴比下去,陛下給予征虜大將軍郡王爵位,就是告訴下人,為我大明立下大功不僅僅能夠封公封侯也能夠得到王爵。”

幾十個重臣平台議事,附議首輔建議皇帝給予黃漢郡王爵位的不足三成,但是沒有一個反對者。

何如寵、孔貞運、黃士俊、賀逢聖、程國祥等等都選擇了沉默,他們不準備成人之美也不想逼崇禎就範。

崇禎見事已至此多無益,使了個拖字決,他未置可否,開口道:

“如此封賞,我大明二百年內都未曾有過成例,這樣吧,兩後的大朝會之時由今日竭力主張為遼國公進爵遼沈郡王的幾位愛卿提出,讓群臣共議。”

大明朝堂上四處漏風,幾十位重臣在平台奏對的內容無法保密,很快就不脛而走。

當晚上不夜城的休閑會所、酒樓的熱議話題就是此事。

不少屢次吃虧少了財源的文官武將和勳貴團體恨始作俑者黃漢,聞聽皇帝和群臣商議是不是給予黃漢進爵遼沈郡王,太多人炸了鍋。

他們其實不是以為祖製不可違,而是對人不對事,就是想給征虜大將軍添堵出一口胸中惡氣。

不少脾氣不太好,酒品又很差的勳貴有了七八分酒意嘴裏罵罵咧咧,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旗衛記錄下來。

大明勳貴很牛掰,乃是大明最大的蛀蟲,有的爵位傳了二百多年十幾代,這些人的家中巨富,擁有百萬資產以上者不知凡幾。

成國公朱純臣、英國公張之極、定國公徐允禎、陽武侯薛濂、定西侯蔣秉忠、襄城伯李國楨、清平伯吳遵周等等都是勳貴團體中有實缺在身的權臣。

大明國祚二百幾十年,勳貴何其多也,不是每一個勳貴都有權,但是可以肯定絕大多數勳貴家中的錢不少。

隻不過這些人比較蠢,不能認識到改朝換代後前朝的勳貴和王爺不僅僅會傾家蕩產,還會不得好死。

如果他們肯齊心協力跟崇禎共渡難關,估摸著勳貴集團能夠拿出上千萬兩白銀,因為李自成奪取京師拷餉七千萬兩銀子,有一半就是出自於大蛀蟲勳貴集團。

現在勳貴們酒後狂言,居然敢罵旗衛心中的救世主征虜大將軍。

正在竊聽的旗衛們咬牙切齒,暗自腹誹以後跟他們秋後算賬之時最好還怎麼硬氣,別哭得像個娘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