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今日幸不虧辱此身,貽兩大人羞。吾事畢矣,罔級之恩,無以為報,報之來生。
複作詩一首,內有一聯雲:碧血九泉依聖主,白頭二老哭忠魂。
此時皇城內殉難的文武百官,貞婦烈女,不計其數,作野史的人亦難盡述。今略舉其最激烈者,開列於後:
戶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倪元璐 左副都禦史施邦曜大理寺卿淩義渠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 男進士章明媳王氏 左諭德馬世奇 妾朱氏、李氏
左中允劉理順妻萬氏,妾李氏,子孝廉,並奴仆十八人 太常少卿吳磷徵 檢討汪偉 妻耿氏
戶部科給事中吳甘來 禦史王章 禦史陳良 禦史陳純德 禦史趙譔 太仆寺丞申掛胤
吏部員外郎許直 兵部郎中成德 妻張氏 並六歲子 兵部員外郎金鉉 母章氏,妾王氏,弟錝
光祿寺署丞於騰蛟 副兵馬使姚成 中書舍人宋天 儒士張世禧 子懋賞、懋官
中書舍人滕之所 中書舍人阮文貴 經曆張應選 布衣湯文瓊
新樂候劉文炳 祖母,國夫人,弟文耀,妹及子孫男女十六人
駙馬都督鞏永固 子女五人 惠安伯張慶臻全家 錦衣指揮王國興 指揮同知李若珪
千戶高文采一家十七人 百戶王某 順天府李教官五人失名
順天府知事陳真達 陽和衛經曆毛維張 長洲諸生許琰 徽州椎官溫磺 妻茅氏,女寶德
總計殉難之臣,獨推李國楨為首。因他未死之先,能用智謀騙賊禮殯先帝為妙。李闖一日思想此事,君與父都是一樣,李國貞為人臣,能禮殯君後屍骸,又能剮賊報仇。我的父母棺樞被邊大緩發掘,此仇未報,枉為人子,自愧不及李國楨多矣!越想越怒,即拔令箭一枝,差兩名頭目做解差,前去米脂縣,生擒邊大緩到京碎剮。倘被他中途自盡,你兩人定斬不饒,又頒行各府州縣,倘有藏匿,盡將該處人民剿滅。解差領命,不分日夜,趕到米脂縣來。不知邊大緩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