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幹部道德素質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3個方麵:首先是政治道德,它是團幹部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倫理表現。它的內容包括堅定的信念,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任勞任怨,具有獻身精神等等。其次是思想道德,它是團幹部道德在思想意識中的倫理表現。它的內容包括誠實守信,表裏如一;謙虛謹慎,誠懇好學;襟懷坦白,寬以待人;樂觀向上,剛毅頑強,務實創新等等。第三是社會道德,是團幹部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倫理表現。它的內容有:聯係群眾,尊重群眾;不任人唯親,公正廉潔;樂於助人,扶危濟貧,尊老愛幼;從善如流,儉樸禮貌以及家庭美德等等。
團幹部道德素質的培養一要加強理論學習,具備良好的人格特征,即有良好的認知、情感、意誌、自我意識等,用高尚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還要注意向他人學習。二要注重實踐鍛煉,把自己的意識落到自己的行動上,不能認知與行為相脫節,隻說不做,言行不一。三要借助外力,建立監督機製,防止有些人自我約束能力低而在道德素質方麵出現問題。道德,唯有落實在人心,才能化為道德主體的自覺實踐。團幹部在道德實踐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三種心理機製過程使自己逐漸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團幹部應具備的身心素質
我們先來看看人的身體健康的標準。它是“有機體生理功能的完好運行與最佳發揮,表現為——體力充沛,精神飽滿;肢體靈活,步履輕快;肌肉強健有力,運動自如協調;身材勻稱,體重適中;耳聰目明,聽覺銳敏;眼光靈活,眼神炯炯,注意力穩定集中;牙齒穩固強健,食欲消化俱佳;頭發茂密富有光澤,皮膚光潔有彈性;醒時神清氣爽,入睡則安穩踏實。能有效抵禦一般疾病的侵襲和氣候環境的變化,能成功擔負起現代社會高節奏、高強度的緊張工作與學習”。
身體健康除生理健康外還有心理健康。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有如下的體驗:煩惱不堪,焦躁不安,生機的外表下充滿無助;自我衝突,有一種無能、無用感;精疲力竭、頹廢不振,厭倦無聊;感覺失序,一團糟;空虛,不知該做什麼,不滿足但不想做什麼;孤立無援,人際關係如履薄冰;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毫無價值,自卑羞怯,內疚和缺乏信心。這是一種比較痛苦而又顯得很無奈的心理狀態,無望、無力、無助,沒有生理疾病,但又不怎麼健康,少有幸福的感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處在“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與我們生活的忙與累有關,可以使我們罹患心理疾病;同時,心身醫學所揭示的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也提醒我們警惕腦血管、心血管和癌症等疾病發生和發展,在這之中,情緒因素、個性特征、生活事件起著重要作用,比如工作長期超負荷,人際關係發生衝突,受意外事故打擊等,會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出現生理心理疾患。而這些疾病又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所以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緊密相連,在維護身體素質時,必須注意心理的健康。
為此,團幹部要特別注重身心素質的養護。
首先,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具體方法是:
(1)把鍛煉看做是一件快樂的事。首先,買了健身器械或辦理了健身卡要注意使用,不要“三分鍾熱度”,要堅持經常鍛煉。其次,設法增加鍛煉的趣味性,如與朋友一起散步;參加集體項目;加入某個俱樂部或參加兼有社會生活的項目等。
(2)慢慢開始,逐漸加強。鍛煉開始時要盡量慢一些,逐步增強肌肉的活力。鍛煉要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