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印發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為準。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同處一行在抄送單位下一行排列,中間用直線隔開。
公文的行文程序
公文的行文程序,是指機關內部以及機關與機關之間的行文必須遵守的程序和規範。公文的行文一般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行文關係、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
行文關係
行文關係是機關單位之間的組織隸屬、工作關係在公文運行中的體現,各級黨政機關單位都處在整個黨和國家的組織係統之中,因而構成了相互之間的不同的組織關係。一般有這樣幾種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即上下級關係。其間又有隸屬關係與非隸屬關係之分,隸屬關係同屬於一個組織係統,非隸屬關係不屬於同一個組織係統。此外還有平等級別的關係,即平行關係。這些關係體現在文件的運行之中,就是行文關係。
行文方向
行文方向指的是根據一定的行文關係,文件向不同機關單位流動的去向。這種流向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向上,即文件的去向是送往上級機關單位,這樣的公文稱為上行文。一種是向下,即公文的去向是送往下級機關單位,這樣的公文稱為下行文。一種是平向,即公文的去向是送往平級或不相隸屬的機關單位,這樣的公文稱為平行文。
行文方式
根據行文關係和工作需要,文件的運行方式主要有五種:
(1)逐級行文。逐級行文是指本係統內上下級機關之間的行文。這種方式的行文是發文時最常用的辦法,因為無論是黨的機關或國家機關都是采取集中統一領導和層層負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管理的,所以,機關的對外聯係主要是與自己的直接上級或下級的聯係。這種固定的工作聯係就決定了發文單位在正常情況下隻能是逐級行文。
(2)越級行文。越級行文是指超越本機關的直接上級或下級向更高一級或更低一級的機關行文。這種行文方式一般情況下使用較少,如確有必要使用時也要慎重行事。越級行文按上行與下行的不同方向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向上越級行文;另一種是向下越級行文。向上越級行文,一般是在幾種情況下進行:
一是下級機關遇到突發性的緊急情況,如戰爭、暴亂、重大事故、重大災害等,若按常規逐級上報將延誤時間,造成損失。
二是按規定可以越級上報的文件。
三是對間接上級機關直接交辦的事項需要進行詢問、答複或請示等。
四是與直接上級機關無直接關係而需要與間接上級機關或領導聯係的一般事務。
五是與直接上級機關多次聯係未獲答複或未獲解決的事項。
六是與直接上級機關產生工作糾紛而需要請更高一級機關出麵調解、裁斷的事項。
七是對直接上級機關的控告、揭發、檢舉等。
上級機關有特殊需要時,可以不通過直接下級機關向更下一層的機關行文。向下越級行文一般是在如下幾種情況下進行:
一是與直接下級機關職責無關,但與間接下級機關工作直接相關的一般事務性聯係,如調閱材料、詢問情況、交辦一般事務等。
二是對間接下級機關越級報來的文件的答複。
三是對直接下級機關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查。
(3)多級行文。多級行文是指同一文件同時發往直接、間接的多個上級機關或下級機關的行文。如向直接和間接上級報告他們都有必要了解、掌握的重要情況;向直接和間接下級機關同時傳達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指示、意見。以上情況一般可采用多級行文的方式,但如文件內容對各收文機關的要求不盡相同時,應區分主送單位和抄送單位。
(4)普發行文。普發行文主要是指在同一係統和行業內,上級機關將文件直接發至有關機關或廣大群眾的行文。普發行文由於保密性要求不高,並且要使大眾普遍了解文件內容,因而常常采用按規定下發範圍行文或公開張貼及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傳播媒介進行公布而不再另行文。
(5)聯合行文。聯合行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機關對涉及各自職責或各自利益的事項,經協商後達成一致意見,然後用文件的形式加以公布。聯合行文的機關一般應是平級機關,上下級機關不能聯合行文。
機關發文除應注意以上不同行文方式的特點,遵守不同的行文的要求外,還應注意分清黨政關係。例如,不能用黨的機關的名義對政府機關行文;反之,也不能用政府機關名義向黨的機關行文。但如有必要,同級黨政機關可以聯合行文。還有“不要濫製公文”:為保守機密,保持公文的嚴肅性,國家機關的公文不能隨便複製、翻印。如有必要,要經發文機關或發文機關的辦公部門負責人批準後方可複製或翻印。複製、翻印文件時,要注明複製、翻印機關的名稱、時間與份數,以示負責,並便於管理。關於公文的行文規則和程序,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都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