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2)(1 / 3)

三、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實行“適度工業化”的初級發展戰略與“新工業化”的高級發展戰略

(一)由於工業化生產方式已經陷入不可克服的危機之中,中國不再可能建立最發達亦即過度的工業化目前,西方國家高度發達的工業化事實上是過度發展的工業化,這種“過度化”表現在三個方麵,即生產的供過於求、自然資源的過度采掘及造成的嚴重匱乏、環境汙染的超自然負荷,這決定了它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方式。不少人會說,西方許多國家不是已經憑借地球上的化學物質資源而發展起高度發達的工業化了嗎?這是事實。但這個事實的背後的實質是:占世界人口少數的西方發達國家消耗了大比例的世界工業資源。換句話說,地球上的化學資源隻能供少數國家在工業化中發達起來,而不可能滿足世界上所有國家或多數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傳統的工業化道路曾是世界少數國家的發達之路,但它並不是全世界人類的發達之路,甚至有可能是全世界人類的死路——走不通的路。從根本上講,工業生產是一種“大量開采—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單向生產,它的發展對天然化學資源的需求與消耗呈直線飛速上升趨勢。地球化學資源緊缺是不可避免的,即使采取“零增長”的方式,也隻是推遲而不會避免地球化學資源匱乏乃至耗盡之時的到來。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預測,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2030年後人類的整體生活水平可能出現下降。因此,工業生產方式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物質生產方式。

尤其應當看到,中國是一個後發展人口超級大國,它的工業化遇到了兩重困難:一是發達起來的工業強國已經大比例地占用著世界上有限的資源;二是中國人口總量太大(約等於10個日本或6個美國),滿足中國高度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源也是巨大的。大量資料表明,不僅中國自身的資源是極其有限的,世界礦物資源的耗竭和中國幾乎是完全同步的,中國根本不可能依靠世界同類礦物資源的進口而繼續發展。總之,像我們這樣的後發展人口大國,是不可能建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的,即使建立起來也不可能持久,或許會加速自身乃至全世界的文明衰落。(二)由於新工業革命的興起,在今天,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實際上也不再需要建立最發達的工業化簡單地講,正在興起的新工業革命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曆史契機。社會的現代化道路,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認為就是工業化道路。20世紀後期,由於工業化暴露出日益嚴重的危機,並且由於工業所占的經濟比重及工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人們已開始認識到工業經濟的衰落是必然的。但是,工業生產的危機並不是在所有物質層麵上發生的,而主要是天然化學物質資源匱乏和化學汙染嚴重形成的危機,因此,克服工業危機的根本方向是開拓更深、更新層次的物質生產力和生產方式。例如,困擾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之一是淡水資源的緊缺和水汙染嚴重,而水問題的徹底解決,從戰略上講最終必須走水的循環利用和海水淡化之路,這在技術上都要依賴於原子小分子層次的微分解微製造技術,這就使水資源問題成為新工業化範疇的問題。顯然,傳統工業化技術不僅不能解決水的短缺和汙染問題,而且還會由於水而限製了工業經濟的發展,新工業化方法則使水的短缺與汙染問題同時得以解決。所以,新工業革命既是對工業危機的應戰與克服,又是對工業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和跨越,是更高級的物質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因而是走出工業危機的真正出路。可以說,21世紀的社會現代化,尤其是21世紀中葉以後的現代化,其主流不再是工業化而是新工業化。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目標已不能隻追求工業化而必須追求新工業化。新工業化既然能開拓出一條克服工業危機的新路,這也就為在舊工業化道路上不可能獲得充分發展的中國開拓出一條新的飛躍之路。人類文明演進的曆史也證明,隻有在新產業革命中,處於落後地位的國家才有機會實現跨越式發展而進入先進行列。所以,第一,新工業革命為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工業化即不必建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而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曆史機遇;第二,中國隻有避免過度的工業化所形成的工業危機和困境以及種種工業化弊端,才能更有利於向新工業化轉移。(三)新工業革命的時代大背景與中國的實際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實施適度工業化與新工業化相統一的複合型發展戰略從新工業革命的視野把握中國21世紀的發展大方向,必須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未來相統一的戰略抉擇方針。製約中國21世紀長遠發展戰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中國的發展現狀,第二個是中國21世紀的發展目標。中國的發展現狀是:未完成的工業化與正在興起的新工業化;中國21世紀的發展目標是:既必須完成工業化又要實現新工業化。從“未完成的工業化與正在興起的新工業化”的21世紀之初的現狀出發,走向“既必須完成工業化又要實現新工業化”的21世紀的目標,這就基本決定了中國21世紀總體發展戰略的構架。這個總體發展戰略構架具有兩個層次,即包括初級與高級兩套戰略。初級戰略是實現工業化的戰略,高級戰略是實現新工業化的戰略,這兩套戰略是密切組合、相互製約、相互促進的。在這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工業文明已開始出現危機,又由於新工業文明已經興起,我們的工業化戰略需要適應形勢加以調整,因而應提出“適度工業化戰略”以代替傳統工業化戰略。當然,這兩套統一發展戰略的實施又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區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