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2)(1 / 3)

(2)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業。

1)每年100萬噸大型乙烯關鍵設備研製。石化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主要石化裝備從成套引進開始,逐步進行消化吸收和不斷創新,研製出了一大批石化重大裝備,並積極推廣應用,基本改變了石化裝備成套引進的局麵,但一些關鍵的設備還依賴於進口。“十一五”及未來15年,煉油化工企業的發展方向仍是通過對現有裝置進行擴能改造,並適時新建一批大型裝置,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煉化裝備的重點是每年100萬噸大型乙烯成套項目的關鍵設備。

主要研究內容和關鍵技術:大型氣體壓縮機組、大型離心機、大型裂解爐等關鍵設備的研製。

2)超深井(9000米以上)鑽井成套裝備(交流變頻電驅動超深井鑽機)。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具有設計、生產超深井鑽機的能力,而且多數采用交流變頻驅動,國內在9000米以上鑽機方麵尚屬空白。該型鑽機的研製成功將預示著我國已初步具有與歐美鑽機強國抗衡的實力,必將對提高我國設計、製造鑽機的水平,對提高我國鑽機在世界鑽機行業的聲譽,發揮積極、長遠的影響。

我國陸地油田每年需要2~3台該型鑽機,加上出國鑽機的需求,每年可生產5~7台鑽機。隨著深海鑽探和大位移井的發展,在今後5~10年內,每年需10台左右該級別鑽機。

主要研發內容包括:主機設計和研製,井口機械化裝置的設計與研製,特型鑽井裝備(使用輪胎拖座搬運7000米電驅動鑽機;拖車裝5000米石油鑽機;4000米車裝鑽機)。

(3)重型機械、機床工具、工程機械、通用機械製造業。

1)800兆牛模鍛液壓機和150兆牛難變形合金擠壓機。大型模鍛水壓機主要用於生產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和高強鋼等模鍛件。這些模鍛件對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在石油、化工、核能、船舶、動力等工業亦有重要用途。發展大型精密模鍛設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有重大意義。

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主機的結構設計,操縱係統的設計,同步係統的設計;大變形、高精度的多向複合模鍛技術,低殘餘應力、高性能的等溫模鍛技術,變速率模鍛技術,特殊大型鍛件的製造技術,模鍛和擠壓兼顧的多功能大型精密模鍛液壓機。

2)預拉伸厚鋁板生產成套設備。鋁及鋁合金預拉伸厚板是指厚度在4毫米以上,最大厚度可達200毫米甚至350毫米的鋁及鋁合金板材。鋁及鋁合金預拉伸厚板產品力學性能、板形質量優良,具有經機械加工不變形的特點,可以加工成形狀複雜的飛機大型壁板和其他結構件,並可替代鋁及鋁合金鍛件,大幅度降低成本,是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運輸、石化、船舶廣泛應用的高性能板材。我國目前鋁及鋁合金預拉伸厚板生產無論在品種、規格、數量和質量上均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其中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工業中所需的大型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全部依賴進口。

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的研製(優質大規格鑄錠熔鑄成套裝備、大規格厚板熱軋、冷軋成套裝備、大型預拉伸機及其成套裝備)、熔煉與大錠半連續鑄造技術、熱軋技術、預拉伸工藝技術、熱處理技術。

(4)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了自主的產業體係,其機車車輛產業、通訊信號產業、牽引供電產業、路網工程(線橋隧)產業等具有相當規模和自主創新能力。我國鐵路四次大提速的全部裝備也都是自主研製的。軌道交通製造業已經打下了良好的自主發展基礎。“十一五”通過適度開放和引進,使產業得到改造和提升,重點發展幹線軌道交通運載裝備及高速鐵路線路與配套裝備(路橋隧道建設專用裝備、牽引供電與變電專用裝備等)。

關鍵重點技術是高速列車(每小時300公裏及以上)的高效交流傳動技術、微機網絡控製技術、高性能低作用轉向架技術、高效新型製動技術、輕量化技術、高速氣動技術等;高速鋼軌製造技術、高速受流和牽引供電技術、牽引供電品質改善技術、築路機械自動化、養路機械自動化、架橋機械自動化、隧道開掘機械自動化等。

(5)飛機製造業。發展大飛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工業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目前,世界幹線客機市場為美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所壟斷。我國民航現有機隊中,大型民用客機全部從歐美進口。未來20年我國將是除美國外,全球最大的客機新增市場。民用飛機的巨大市場要求我們應把大型民用飛機作為發展重點。

(6)船舶與海洋工程製造業。海洋工程設備。中國海域油氣資源和固體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近海石油約有250億噸資源量,140000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量。中國海域已探明有65種海洋礦物資源,儲量約1.6億噸,具有較好的開發價值。至2005年我國將建成七大海上油氣田,達到年產4000萬噸石油,耗資1200億元人民幣。據國外發展海洋油氣的經驗,海上油氣開采投資中,配套和儲運設備費用占88%,由此可推斷國內海洋工程需求量巨大。近期中海石油公司有5座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的需求,到2010年需建設幾十座平台,中石化係統“十五”就需建設十餘個單點輸油裝置(25萬噸級輸油單點,需投資6億元人民幣)。隨著我國海上油氣開發業的不斷發展,采油平台的導管架、采油平台的各種配套設備需求量也會進一步提高。

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由浮式生產儲油船、單點裝置和大型穿梭油船組成的深海采油係統。第四、第五代半潛式鑽井平台以及自升式鑽井平台升降與鎖緊裝置、深海鑽機、動力定位和海洋錨泊係統、鋪管甲板機械、海底油氣輸送與計量裝置等配套裝置。

(7)電子信息專用裝備製造業。8英寸(1英寸=2.54厘米)集成電路關鍵生產設備產業化。2002年世界集成電路市場僅增長1.5%,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卻同比增長63.4%,占世界市場的12.6%,中國已成為集成電路的消費大國。隨著信息產品製造中心向我國的轉移,集成電路廠商紛紛來華投資建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已融入世界大市場。我國2002年集成電路產量96.3億塊;預計200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將達到200億塊,銷售額600億~800億元;2010年將達到500億塊,銷售額2000億元。我國將建設8英寸(1英寸=2.54厘米)生產線接近20條,投資數百億元。因此,我國集成電路專用裝備製造業麵對的是一次難得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