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好嗎?”馮潛徐徐說。
“當然不好。”程思虹毫不客氣的反駁:“這件事我早就考慮過,就因為弊遠遠大於利,所以才決定要外招。我和張總監通過氣,他也認同我的想法。難道他沒和你說?”
“他有大概提了提,但具體是什麼原因,還是讓我具體聽聽你的意見才更加清楚透徹。”
程思虹把熄滅的煙頭放進煙灰缸裏,再點上一根,說:“馮經理剛剛和他們兩人溝通過,不知道對他們是什麼看法?”
馮潛感到一種刺激,一種高手過招的刺激。他天生就口齒伶俐,能言善辯,要說辯論,很少落入下風,經過職場這麼多年的鍛煉,對於和上級,平級,下級的溝通早已是爐火純青,什麼場合該說什麼樣的話,對什麼樣的人要用什麼樣的技巧,可說是滾瓜爛熟,具有絕對自信。不管和誰溝通,他總能明地暗裏的掌握著主導權。讓局麵按設想的方向前進,並最終達成理想結局。可以說,超強的溝通能力,是他職業發展的強大助推器。
其實溝通的秘訣很簡單,多聽,聽對方說,從而揣摩對方的想法,尋找突破口;少說,不要輕易把自己的真實意圖暴露無遺。程思虹顯然深懂此道,一發覺談話的主動權落入馮潛手裏,馬上改變策略,巧妙的反攻過來,看似征詢,實質上隻要馮潛說出來的話中有一丁點破綻,她就會借題發揮,一鼓作氣把你的防線摧垮。這種你來我往的攻防轉換,真有棋逢敵手的爽快。
馮潛打起十二分精神,正視著魅力逼人的程思虹,侃侃而談:“我覺得他們兩位都是很優秀的人才。在公司都服務了六年以上,嚴剛更是入職已十年,是標準的老凱旋人,不管是對企業文化還是業務流程,都了如指掌。這是外人所難比擬的。他們的上升軌跡基本一致,都是從最基層的采購員做起,一步步提升起來,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都有目共睹,我認為,從他們之中提拔一位是比較合適的做法,既能解決副職的空缺,也能給好的人才一個更大的發展平台和空間,對部門的震動最小,更符合公司用人原則。”
程思虹微微冷笑,說:“你說得很對,可是,馮經理,你看到的隻是他們的優點,畢竟你來公司的時間不長,很多情況都不知道,可能會過於片麵。我所考慮的,卻是內部提拔之後會產生的弊端。”
馮潛不動聲色的說:“那我洗耳恭聽。”
“嚴剛和少珊,他們一個主管原材料采購,一個主管設備采購,毋庸置疑,都是部門的骨幹員工。但可能你沒注意到,他們兩個人,同年進采購部,同年升副主管,同年升主管,就連升經理助理,也是同年,這可不是巧合。而且,公司的絕大部分部門,都隻設一位經理助理。為什麼采購部要設兩位?這些問題,你想過嘛?”程思虹略帶譏諷的說。
馮潛淡淡一笑,意味深長的說:“我倒是想起一個成語,一時瑜亮。”
程思虹略帶訝異的看看馮潛,說:“沒錯,一時瑜亮,但還有句俗話,叫既生瑜,何生亮。他們都很有能力,卻又心高氣傲,既是同事,又是競爭對手,而且他們的競爭,並不是那種良性的君子之爭,而是誰都不服誰,誰都看對方不順眼,公事上還能配合,但私底下已不相往來,就連他們帶的下屬,互相之間的都比較緊張。”忍不住幽幽的歎口氣,接著說,“當然,這也是我這做領導的水平不夠。他們都是人才,不論資曆,能力,工作業績,都極為出色,又不相伯仲。這是好事,但是,為留住他們,不能厚此薄彼而失衡,就出現我剛才說的那種情況,要晉升隻能同時晉升,如果隻晉升一位,另一位的怨氣就大了,不出兩天,辭職報告就遞上來,這情況已出現兩次。我想你應該清楚,好的采購人員非常難找,尤其是非常熟悉市場、公司、供應商情況的采購員,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不管是我還是其他領導,為了工作,都不舍得他們其中的任何一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