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日本人培養孩子的方法(10)(1 / 2)

這樣的孩子終於被家長察覺了,於是讓每天長時間地反複練習同一首曲子,並說:“還不行,再加把勁兒,一直到熟練為止。”而孩子由於對每天總是練同一首曲子感到厭煩,漸漸養成了鬆懈不願練的習慣。

這種情況不隻限於彈鋼琴和拉小提琴,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如鈴木先生為避免這種不良的學習風氣,而采用了“彩票學習法”。

授課一開始,首先用抽簽的方式從想要學的幾首曲子中選出一首,然後講授和練習中簽的曲子,這就是彩票學習法。

孩子通過抽簽遊戲的學習感到很高興。無論是演奏已學過的曲子,還是新學的曲子,信心都很十足,相信自己會演奏好的,對中簽的曲子定會演奏成功。

在家裏也可以用彩票學習法練習學過的曲子和課外作業的曲子。尤其對初學的學生來說,運動彩票學習法,可以促進其在家裏主動練習的熱情。四、五歲的孩子有的竟能用鋼琴熟練地彈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步舞曲》,有的也能熟練地用小提琴演奏比巴魯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這與任何孩子到五歲都能培養成熟練說日語之能力的情況完全相同。對成長期的幼兒隻要注意教育,其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因此,父母和老師的關鍵在於,能否鼓勵孩子不貪玩,樂於主動地進行練習。而對因厭煩不願練習的孩子,隻是喋喋不休地反複“催促練習”的做法是無濟於事的。

日本父母認為,彩票學習法也可以適用於其它各個方麵。無論孩子做什麼,隻要有興趣,就要讓他試一試。抽簽時,孩子們期待著“什麼能中呢?哪個中了都可以。”因為裏邊都是孩子喜歡的曲子和擅長拉的曲子。再說“這次沒中簽的曲子,也許下次能中呢。”

對幼兒來說,沒有“練習”的自覺性。隻要是喜歡的遊戲才願意做,這是孩子的稟性。如果厭煩不願意做,不要責備,而要進一步思考孩子喜歡練的方法。

4、運用孩子喜歡玩的心理

幼兒生活的全部活動都是喜歡玩遊戲,選孩子喜歡的遊戲,通過反複練習來增長“能做點什麼的能力”,這就是好的教育方法。

遊戲似乎與“教育”這個詞沒有多大聯係。一說教育往往認為讓孩子做些不太喜歡的事,這樣不好。教育的核心內容不是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而是以“喜歡的遊戲”來培養幼兒能力。這種教育方法絕不是“光玩不培養能力”。

幼兒教育就是讓孩子始於遊戲的歡中,以此引向正確的方向,而靠別的什麼代替。

一個叫粕穀瞳的孩子,三歲時就讓他每天堅持練三個小時的小提琴。有的人認為“這麼大的運動量訓練,有點太過分了吧?”這完全不是什麼過分,因為對他來說隻是遊戲,通過這種遊戲達到歡樂。一天一件事玩三個小時,怎麼算過分呢?

粕穀瞳的母親讓孩子練小提琴代替了玩偶人,還讓他像聽情調音樂那樣,多聽幾次剛學過的曲子的錄音。他整天把小提琴作為玩具獨立演練。他母親抽空對他進行了正確的指教,並與他一起練習。

當擺出一副嚴肅的“教育”架勢時,孩子心裏就有點緊張。如果是激發孩子心裏高興的教育,就會不斷提高能力。這才是正確的教育。

母親為了使孩子的小提琴學得更好,先到專家那兒請教,然後在家裏讓孩子先聽將要練習的小提琴曲子的錄音。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即使母親想讓孩子練習,但孩子也不完全都有願“拉小提琴”的心情。

為了讓孩子不知不覺地養成“自己也想練”的心情,就要讓孩子在家裏聽錄音,在教室裏旁聽其他孩子演奏的曲子。並且,孩子的母親無論在家裏,還是在教室裏都要拉適合自己孩子練習的小提琴。總有一天,孩子會從母親手裏拿過小提琴,並主動地說:“我也想玩一玩!”

5、不要光催喊孩子“要用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