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機會需要準確的判斷力(2 / 2)

許多人不理解李嘉誠的舉動,有些居心叵測的人甚至在等著看李嘉誠破產甚至身敗名裂的笑話。

1970年,香港形勢趨於穩定,各業恢複發展,地產市場轉旺。李嘉誠擁有的收租物業,從最初的12萬平方英尺,發展到35萬平方英尺,身價倍漲,李嘉誠終於成為地產大王。

敏銳判斷,往往能給人帶來無盡的財富。看透各種政治假象,看清事物動態發展,是做出準確判斷的前提。憑著自己敏銳的判斷,李嘉誠看清了中國未來的政治形勢,以極低的價格大膽收購地產,並大量興建物業,成了這次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

朱江洪是個善於把握市場行情,靈活運用事物發展規律的企業家。

1996年,正在全國空調市場火熱時,他敏感地嗅出市場將有變化,山雨欲來風滿樓。當時全國空調生產能力超過2 000萬台,數以百萬計的進口空調和走私空調也蓄勢待發,而市場容量僅有600萬台,空調大戰迫在眉睫。

朱江洪未雨綢繆,在縮小生產規模的時候,還抓緊促銷。為此,他想出了一個帶有誘惑性的促銷辦法,經銷商交1 000萬元的預付款,廠裏就返還給他0.5%的利息,交2 000萬元返還0.6%的利息。這一招果然很靈。到3月底,淡季回款超過15億。格力集團可以穩坐釣魚船,任憑風吹浪打了。

不出朱江洪所料,到了4月份,空調銷售仍沒有進入旺季,這時大部分空調生產商才如夢初醒,主動降價500元至800元,有的降幅達1 000元至2 000元,一些窗式空調降到低於成本的2 000元以下;更有甚者一反先付款後提貨的辦法,並提高對經銷商的返利,高者達40%。

到了5月份,“涼夏”趨勢更明顯,降價壓力驟增;6月中旬又逢低溫多雨,夏天變成秋天,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其他品牌因為庫存太多,紛紛大打價格戰,而朱江洪經過深思熟慮拿出出人意料的方案:“格力”不降價。這個時候,他考慮的不是單機而是服務,空調機隻是個半成品,價格太低,專賣店為省幾個錢,就會飲鴆止渴,犧牲安裝維修服務,這就意味著“格力”要給用戶提供“偽劣產品”,難以保證安裝質量和售後服務。

不降低價格無疑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格力”硬牌子的崇高形象。

當然,他的周密考慮並沒到此為止。他清楚地知道,“格力”不降價肯定要使經銷商的利益受到損失,對此他早有準備。9月,銷售旺季剛過,朱江洪便籌集了1億多元資金,給經銷商以一次性補償,使經銷商備受鼓舞,使經銷商深刻體會到名牌畢竟有名牌的風度和溫情。

一場混戰並沒有擾亂朱江洪周密的思路,最後“格力”大獲全勝。當年年底,“格力”空調獲質量評價、市場占有率、售後服務三項全國第一。

判斷能力強的人總是能夠抓住商機,判斷能力差的人則很難抓住商機,往往是輸多贏少。就像在股票市場,靠運氣偶然會買中潛力股,但僅憑運氣則危機四伏,總有一天被風浪打翻落水。因此,合理、準確的判斷才是製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