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不要走別人走過的路(1 / 1)

要成為一個領導潮流的人,就必須成為一個另類思維者,隻有另類思維才能讓自己有機會超越常人。要時時刻刻想著:“我如何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是“我如何與別人一樣好”。

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追隨者,他們總是喜歡依照他人的足跡行走,沿著他人的思路思考。常人往往習慣於追隨別人的想法,並偏執地認為與大多數人想的一樣是不會錯的。但是,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意味著必須麵對別人不曾麵對的艱難險阻,吃別人沒吃過的苦,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夠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東西,到達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也就是說,有另類思維者更易勝出。

另類思維是對主流思想的背叛,但這種背叛可以捕捉到平時不易覺察到的成功機會。常規思維容易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跳不出固有的框框,不會有新的發現,隻有不走尋常路,才能捕捉到平常不易察覺的成功機會。

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博爾不慎打碎了一個花瓶,但他沒有一味地悲傷歎息,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滿地的碎片。他在收集過程中,不再按通常的做法將花瓶碎片收集了事,而是把這些碎片按大小分類稱出重量。結果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相當多,0.1克以下的最多;同時,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係,即較大塊的重量是次大塊重量的16倍,小塊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於是,他開始利用這個“碎花瓶理論”修複文物、隕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體,給考古學和天體研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試想,如果雅各·博爾頭腦裏沒有另類思維,打碎一隻花瓶他隻是按常規思維去想、去做,一味地埋怨、惆悵地收起滿地碎片一倒了之,那麼,他又有什麼意義呢?

青黴素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在1928年發現的。當時,弗萊明在研究葡萄球菌的變種時,發現培植葡萄球菌器皿的邊沿生長了一些真菌,而這些真菌周圍的葡萄球菌沒有了。在此之前,日本科學家站在由直等人也曾發現過這種現象,他們經過仔細思考後,將這一現象歸為普通的汙染現象,認為是真菌的迅速繁衍,消耗了葡萄球菌生長所需養分的緣故,因此未做深入研究。而弗萊明大膽運用非邏輯思維,將這一現象想象成是“真菌殺死了葡萄球菌”的結果,並隨即對這一設想進行了檢驗,最終從真菌中分離出了一種能抑製細菌生成的抗生素——青黴素,為人類戰勝肺炎、白喉、腦膜炎等“絕症”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並因此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獎。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高深的理論其實就發源於人們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裏。由於人們采取了和別人一樣的思考方式,而沒有發現這些高深的理論。

其實,“與眾不同”也很容易,每個人隻要不總是按照別人的想法去想問題,不總是按照別人的做法去做事情,那麼,就很有可能做出不尋常的業績來,就很有可能走上與眾不同的成功之路。

在實現預見過程中,要知道懂得利用另類思維,不走尋常的道路。

§§第五章 預見機遇 抓住機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