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機遇不等人稍縱即逝(1 / 1)

機遇就像一扇迅速旋轉的門,當那個空當轉到你麵前時,你必須迅速擠進去。有不少成功的人,在別人問到他有什麼成功的秘訣時,他會說這麼一句話:我運氣好。果真是運氣好嗎?如果有的話,這運氣是從哪裏來的呢?這運氣就是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猶太人中流傳一句格言:人的一生中,有三種東西不能使用過多,做麵包的酵母、鹽和做事情的猶豫。酵母放多了麵包會酸,鹽放多了菜會苦,猶豫過多了則會失去成功的機會。商人做生意,關鍵是賺錢。不過,當機會來臨時,你切不可一味埋頭計算能賺多少錢,等你算清楚的時候,機會也就溜走了。

請看這樣一個故事。

改革開放之初,幾個哥們兒打算去廣東銷售電子表,他們約小李一起去,小李不以為然,可是那些哥們兒都發了,等小李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滿街都是賣電子表的攤位了。小李跟我說,他很後悔,後悔極了。

後來又有人去廣東賣掛曆,小李仍然沒去,他覺得那玩意兒書店裏都有,賺不到錢,可這回他又錯了。小李到小飯店一醉方休,酒後他非常痛苦,他說自己太笨了。

終於有一天,小李打起行裝決定一個人去廣東,他說他發現一個規律,隻要廣東流行的東西,用不了幾年內地就會流行,隻要你去做了,肯定不會出錯。

幾年後,小李始終在找流行的東西,不是小李沒找到,而是小李在找到流行的東西後總是反複思索,猶豫不決,耗上一年半載,等到他決定的時候,流行的東西已經不流行了。

如果時間真能倒轉,每個人都會成功的。生活中,如果多數人都認為是機會那肯定就不是機會了,而當我們真正麵對機會的時候,大多數的人總是猶豫不決,所以才成就了少數成功者。一些人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錯失機會,在每一次錯失良機之後都會懊惱,然而又在新的機會麵前猶豫不決。其實,人們缺少的不是機會,而是捕捉機會出現的慧眼和作出行動的果斷。

耳聞目睹許多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之所以能夠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就是因為他們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

五年前,一個僅有初中文化的江西青年,隨著南下的打工潮來到深圳找工作,麵對連綿不斷的流水線,當年已經28歲的他進不去工廠,曾一度流落街頭。好不容易在深圳機場附近的福永鎮某水產養殖場找到一份月薪400元的雜工,除了吃住,所剩無幾。

一天,養殖場捆紮螃蟹的水草用完了,老板叫他找小販進一批貨,他這才知道,這種在周遭海邊自生自長的水草竟然可以賣到6塊錢一公斤,比他在家鄉種水果還賺錢!他的心思一下子被激活了,熱血湧向腦門,一股創業衝動使他欲罷不能。他以一個青年農民的眼光看到了水草市場的低成本高利潤,隻需鐮刀和勞力,幾乎不必投入什麼真金白銀,這種財富實在太適合自己開發了。於是,他利用工餘跑到海邊割了幾十斤水草,分成兩堆晾曬,發現烈日曬幹的水草易折斷,樹下陰幹的水草韌性好,小販求快,總是把水草放在烈日下曝曬。他把陰幹的水草提供給他的老板,老板用後幹脆就向他下了長期訂單。之後,他繼續不斷留心改進水草晾曬工藝,用海水浸、淡水泡,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水草成為水草中的最好。現在,他的水草日產10噸以上,遠銷江浙沿海,生產工具早就“鳥槍換炮”了,他自己也“飛上枝頭做鳳凰”,從當年受雇於人的小雜工成為業界有名的水草供應商。

正如曇花一現,機會來臨的時間總是那麼短暫,如果你沒有把握住,在你還沒來得及反應時,它就會悄悄溜走。食物有保質期,機會也一樣。

披著神秘外衣的“機遇”,給人生塗上了很多撲朔迷離的色彩。它常常是不期而至,不辭而別,稍縱即逝。你一心等它,可能不見其蹤影;你不去想它,可能天地輪回,受到它的光顧。所以,有的人常常把自己能否碰到好的機遇,歸結為“運氣”,有的甚至歸之為“命運”。其實,機遇雖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但把握機遇要靠自己平時的積累。

西蒙也說:機會對於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麼用呢?正如風,對於能利用它的人來說才是動力。不要抱怨沒有機會,自己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沒有一顆渴望創造的心靈,有沒有一個付諸實踐的行動。機遇常常從我們的門縫閃進,又從窗口溜走,我們也常常因為疏忽,而與成功一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