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取得事業成功,其中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機遇、環境、心態、努力工作等等,但重要的一點是,成功最終要靠自身的優勢。成功心理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每個人都具有特殊才能,既然如此,每個人都應該靈活運用自己的這項特殊才能。正因為人們怠於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所以也懶得靈活運用上天賜予的最佳禮物。
世界所有河流的源頭都在高處,人一生中無論怎樣東奔西跑,最終用來謀生的還是自己的長處。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森林裏的動物們開辦了一所學校。開學典禮那天,來了許多動物,而學校為它們開設了5門課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當老師宣布,今天上跑步課時,小兔子興奮地一下在體育場地跑了一個來回,並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動物,有的噘著嘴,有的耷拉著腦袋。放學後,小兔回到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棒!我太喜歡了。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學校。老師宣布,今天上遊泳課,小鴨子興奮地一下跳進了水裏。天生害怕水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兒。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以後發生的情況,可想而知,學校裏的每一天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這就是美國作家唐納德·克裏夫頓在他的《飛向成功》裏,向人們介紹的一個被職業經理人廣泛流傳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詮釋了一個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讓豬去唱歌,兔子學遊泳”。要成功,小兔子就應跑步,小鴨子就該遊泳,小鬆鼠就得爬樹。
俗話說:“豬往前拱,雞往後蹬,各有各的道。”同一件事,在一些人看來可能是絕佳好事,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就是大麻煩;同一條路,有的人走過去可能暢通無阻,有的人走過去可能就會障礙重重,甚至會摔倒。所以,隻有開動大腦,尋求自己獨到的競爭優勢,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奔馳。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某種優勢,都有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人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十分突出,有的人思維清晰,善於分析;有的人頭腦靈活,反應敏捷;有的人善於巧計,善於謀略;有的人富於形象,善於表演。
有的人在未發現自己的才能之前,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長處,學無成就,做無成果。客觀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走一條自己的路,這對於走向成功,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在一個不擅長的方麵辛苦拚搏,成效可能不會很大,甚至碌碌無為,無功而返。
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過自己缺乏小說才能的短處,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說:“我寫過詩,寫過小說,寫過散文。25歲以前,喜歡寫詩,近幾年詩情枯竭,擱筆已久……我覺得小說非常地難寫,不用說長篇,就是短篇,那種經濟的、嚴密的結構,我一輩子也寫不出來。我不知道怎樣處置我的材料,使它們各得其所。至於戲劇,我更始終不敢染指。我所寫的大抵還是散文多。”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知己與知彼之間,首要的問題是知己。必須承認,由於基因的存在,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先天的區別:有人長於演講,有人精於計算,有人善於想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某些潛質,誰能最早意識到這一點,誰就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我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發展?”“我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沒有認真靜下心來分析過自己。在人才學家眼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隻是每個人的智能結構和優勢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智力水平其實相差不大,區別隻在於各自的智力優勢不同,多數人都會在一兩種方麵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通才是有但並不多見。一個人將來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不能發現自己的智能優勢在哪裏,能不能找到自己相應的成功領域。
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就等於找到了“富礦區”,就成功了一半。那麼,怎樣審視自己,怎樣找到自己的優勢呢?
認識自己的競爭優勢有很多方法。比如,自我反省就可幫助了解自己的才能及事業傾向,了解在過去的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是自己最樂意做而又取得較大成功的事;檢討一下以往幾年間自己性格和“自我形象”的轉變,其中有哪些明顯的優勢,能否借以推斷出以後的轉變方向及自身的趨勢。
也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師長、朋友、同學、同事征求意見,了解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讓周圍的人指出自己的優勢所在。
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優點,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塊什麼“料”,這有助於自己選擇發展的道路。成功需要發揮自己的優點,需要揚己之長、避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