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崇王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個有意思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宰相和副宰相的主次關係劃分相當明顯,一個為正,統領全國大小事件,一個為輔協助管理全國大小事件。
王敬亭到現在為止一共任命了五屆宰相,和副宰相。從第一個宰相劉貫開始,到現在的楊途和張奇,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前朝曆代宰相和副宰相相互奪權的情況。
王敬亭對於宰相和副宰相的選取和搭配一向都是視為國家的大事,每次都是再三思量,而且每一次選取宰相都會從各方聽取意見,然後和自己的所見所聞相結合,可謂是精挑細選。
當宰相的名額出現在腦海裏的時候,王敬亭就開始針對宰相的性格來選取和他能夠和他搭班子的對象。
說白了副宰相就是要選那種既有能力,卻又不處處爭光露臉,搶宰相風光的人。
這因為如此,大崇王國從一個在戰亂中統一的百廢待興的貧國,到現在繁華的王國,隻用了短短十數年的功夫。
不過楊途的上台相對於前麵四位宰相來說,就不是那麼的名正言順了,從他攜帶大量黃金進京的那一天開始,這個王國就開始走向了另外的一條道路。
張奇等人從楊府離開之後,便各自散去,一直到離開了楊府的勢力範圍之內。
撥銅和張峰做了一件異常默契的事情,那就是調轉馬頭,本來是奔向自己府邸的兩人卻不約而同的朝張奇的府上走去。
一個從南邊駕馬飛奔而來,一個從北乘車疾行,兩人在張府大門前彙聚到了一起,隔空相望,彼此的眼中卻沒有一點兒詫異。
除了楊途之外,楊派的三大巨頭在張奇的府中進行了一場會談,沒人知道這場會談的內容。
如果說四九城是一座水城,那麼皇宮前麵的護城河就是這座水城最大的一條主脈,在這條主脈上麵孕育有無數分脈,這些分脈筆走龍蛇般將整個城市切割開來。
護城河的大氣磅礴和壯麗輝煌的皇宮交相輝映,成為了都城一道讓人炫目的風景。
當然京城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遠不止一處,除了讓人心生畏懼的護城河之外,更有讓人向往的淮河。
宮外的另一條分脈名叫淮河的地方,完全是因為它的秀麗,以及和秀麗風景下的佳人才子的那一段段,或浪漫或淒美的故事而名震京都。
淮河的內湖和外湖與遠處的山林重織交加在一起,湖中十裏荷花盛開之時,一直從視線處蔓延到天際,夜晚有無數遊人劃船夜遊京都,將這座城市的人們未曾熟知的美景盡數收之。
偶爾也能看見一艘艘的小舟,舟上麵有采蓮人滿帶著一船蓮藕開心的朝家的方向劃去。
淮河江畔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以及一座座燈火通明的青樓。
雕梁畫棟,富麗堂皇,隔著老遠就能聽見清倌人的彈著琵琶,低吟淺唱,那清脆的聲音就如同一顆顆珍珠滴在玉盤中,直敲人心。
前宰相劉貫的孫子劉撤是宋航之在這個世界為數不多的好友之一,因兩家是世交,所以走動很頻繁,一來二去的,宋航之和劉澈兩個小鬼頭也就慢慢的玩到了一塊。
雖然宋航之看起來是個十歲的小p孩,可是在他稚嫩的外表下,是二世為人的靈魂。
而劉澈從小也是接觸最為完備的天才式教育,自身的聰慧也是讓人讚歎不已。
這樣的兩人能夠成為好朋友似乎也是命運的安排。
宋航之很少離開宋府,而這一次卻是一反往常,不僅來到了煙柳畫橋之地,更是把自己的好友劉澈也給叫上了。
接到宋航之邀請的劉澈在不解之餘,自然也是欣然接受,於是兩人就著無邊的夜月,同聚在了春夢樓前。
春夢樓是整個王國最為有名的銷金窟,奢靡的氣息將整座古老的大院團團覆蓋,大院呈四合狀,進門處朝著淮河,從樓上看下去便能將三秋蓮子,十裏荷花盡收眼底。
而一樓的大堂在最中間設立了一張寬大的舞台,陸續會有與春夢樓簽訂協議的清倌人上場表演,琴棋書畫,風流才貌都是上上之選。
清倌人就是那種賣藝不賣身的女子,泊與生活的無奈,隻好出入風月場合的女子。
不過在有權有勢的人看來,所謂的賣藝不賣身隻是一層可以隨時捅破的薄紙,可有可無。
人生的命運就源於你的每一個決定,從你做出決定踏入社會得洪流時,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能夠靠自己的意願能夠決定的。
而台上的這群女子就是如此,在常人看來是不可觸碰的墜入人間的仙女,可是在達官貴人看來也不過是一件高貴一點需要花費一點代價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