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會一輩子做蟻族
2009年末,當人們還在討論《蝸居》和房子的時候,一個關於“蟻族”的話題再次掀起人們對80後生存狀況的大討論,這個話題也成了2010年兩會代表委員提案裏的內容,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關注。
“蟻族”出自學者廉思的一本書,根據作者的介紹,“蟻族”不是昆蟲,而是一群類似螞蟻的“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有學曆,有文化,但收入不高,經常處於失業狀態。他們的生存條件在這個城市裏是最差的,遊離在繁華城市的最邊緣。高樓大廈可能是他們工作的地方,高檔小區矗立在他們的周圍,但這一切都不屬於他們,下班後他們必須回到位於城郊的租房或者地下室、隔斷房。
“蟻族”的生活條件很苦,他們那點兒可憐的薪水隻能租住月租幾百元一間的房子,或者幾個人“蝸居”在一起。屋裏的設施很差,沒有像樣的家具,沒有廚房,也沒有洗手間,大量的物品都堆積在幾平方米的房子裏,包括鍋碗瓢盆等生活雜物。這是“蟻族”想過的生活嗎?不,他們迫切地希望能改變自己的現狀。試想,有哪個“蟻族”會甘願一輩子“蝸居”?誰願意一輩子生活在城郊和地下室?他們十分渴望成為光彩奪目的白領,向往那種有房、有車、有充裕消費能力的白領生活。
說到白領,在我們平常的印象裏,是生活在大城市裏,穿著幹淨時尚的衣服,昂首行走在高樓大廈裏的年輕人。他們的鞋子一塵不染,他們的腳步輕快,仿佛在告訴路人:我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很忙!他們坐在明亮的寫字樓裏,喝著冒著熱氣的咖啡,一邊整理文件,一邊用肩膀夾著電話與客戶溝通,而且,他們的辦公桌上放著電腦,旁邊擺著一些可愛的裝飾品……其實,很多大城市的“蟻族”也有這樣的工作狀態,他們的穿著打扮也很時尚,也能坐在辦公室,也有電腦用,所以你也很難在大街上分辨哪個是“蟻族”,哪個是白領。然而,“蟻族”的薪水卻少得可憐,生活沒有任何的保障,與真正的白領比是有著天壤之別的。至少他們住不起小區裏那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每天都要擠公交、坐地鐵,他們沒有更多的錢去消費,不敢常去酒吧.咖啡館之類的地方,對生活也沒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
麵對不如意的處境,很多“蟻族”覺得這一切很不公平。同樣是天之驕子,白領能住小區的樓房,自己卻住平房、地下室、隔斷房,別人開著車子上班,自己卻在公交車裏被擠得沒有放腳的地方,彼此的人生是如此不同。現實與夢想的距離,讓他們不停地抱怨,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抱怨企業歧視應屆生,抱怨公司不給自己機會,等等。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社會和企業身上,卻不知道從自身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