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所有者權益(1 / 2)

(內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紹了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內容。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的投資者對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所有者權益與負債的主要區別表現在以下方麵: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優先於所有者權益;投資者可以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除按法律程序減資外,投資者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資;投資者以股利或利潤的形式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四部分內容。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企業的各種財產,是企業注冊登記的法定資本總額的來源,它表明投資者對企業的基本產權關係。實收資本的構成比例即投資者的出資比例或股東的股份比例,是企業據以向投資者進行利潤或股利分配的依據。我國目前實行的注冊資本製度,要求企業的實收資本與其注冊資本相一致。投資者對企業的出資方式,既可以采用以現金資產的方式出資,也可以采用以非現金資產的方式出資。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低估作價。

資本公積是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於投資者,並且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資本公積具體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以及其他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是指投資者繳付企業的出資額大於該投資者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擁有份額的數額。股本溢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價發行股票時實際收到的款項超過股票麵值總額的數額。接受捐贈資產是外部單位或個人贈與企業的資產。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從而導致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資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人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企業接受外幣資本投資時,在收到外幣資本日的市場彙率與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外幣折算彙率不一致的情況下,按收到外幣資本日的市場彙率折算為資產入賬的價值,與按照約定彙率折算為實收資本入賬的價值的差額。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如企業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曆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留存於企業的內部積累,它來源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淨利潤,包括企業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利潤分配是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盈餘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能夠從淨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等。法定盈餘公積按照淨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非公司製企業也可按照超過10%的比例提取);任意盈餘公積,主要是公司製企業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除計提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外,公司製企業還應按照淨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5^~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非公司製企業可以按照不超過法定公積金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企業提取的盈餘公積可用於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股本以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留待以後年度進行分配的結存利潤,相對於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說,企業對於未分配利潤的使用有較大的自主權。

(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企業發生虧損時,可根據規定用相應的資金以彌補。若用當年實現的利潤彌補虧損時,所采用的做法是()

A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科目

B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科目

C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科目

D不需要作任何賬務處理

2.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按規定應將其轉入()

A實收資本

B資本公積

C盈餘公積

D營業外收入

3.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準,以無形資產方式出資的總額占企業注冊資本總額的比例可以超過20%,但最高不得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