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序章 八王之亂(1 / 2)

很多故事的開始是因為一個女人,而很多故事的女人也隻不過是男人們在政治上的犧牲品,所以自古以來那些憑借自己長袖善舞在曆史上留的一抹色彩的女人最為世人稱羨。而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並不是一個女人的功罪春秋,但是這個女人卻是故事開始那隻振翅的蝴蝶,多少人的命運因為她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結局,或許因為她曆史的轉輪完全偏離軌道也說不定。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晉武帝病逝,臨終命楊皇後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晉惠帝司馬衷即位,改國號為永熙。惠帝之愚甚至記錄《晉書》的史臣都頗有微詞“豈明神喪其精魄,武帝不知其子也”,而這樣的皇帝,正是皇後賈南風所期望的,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於永平元年(291年)與楚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後對於司馬亮心有忌憚,汝南王司馬亮在朝野上下的素有聲望,所以不敢輕易對司馬亮出手,但是賈後掌控朝政的政治野心未能實現,承襲其母郭槐善妒酷虐的性格,更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當年六月,又策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楚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遂賈後奸計得逞,順利實掌朝廷政權。

賈後專權期間,樹立黨羽,提拔宗族親信以固專權。雖然賈後暴虐殘忍以極其手段陷害對自己有威脅的皇室宗親,但是所選主政之人頗有才幹,如張華、王戎、裴頠等人,所選用的大臣也多敢於直麵進諫規勸,不得不說賈後在用人方麵也卻是走運,其掌權期間朝政是司馬王朝少有的“海內晏然,朝野寧靜”時期。可也正因如此,賈後荒淫日甚,穢名傳與宇內以致人盡皆知。若就此打住,美美沉綿於床底之間並無不可,往往利令智昏,或者說當享受過權力帶來的痛快後,就更加注重維護自己手中的權力。尤其是賈後這樣一個妒忌心和控製欲極強的女人,怎麼甘心將自己辛苦得來的權欲拱手相讓。但凡有一點威脅到自己的可能都要極力撲滅。於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設計陷害太子司馬遹,將太子及其子囚禁與金鏞城,次年殺之。

本來很有名望的太子被廢,很多人就奮憤不已,又在趙王司馬倫部下孫秀的挑撥下殺死廢太子算是賈南風犯下最致命的錯誤,同時也給了趙王司馬倫討伐的正當的理由。永康元年四月(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並齊王司馬炯先殺死賈謐後收捕賈南風,隨後將其貶為庶人遷往金鏞城,處死其身邊親信大臣。司馬倫自領相國,獨攬大權,不久以金屑酒毒死賈南風。至此,所有的陰謀權鬥還都是宮廷權鬥政變的範疇之內。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權欲熏心的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稱帝,激起了各地手握重兵都督的不滿,紛紛起兵勤王,宮廷政變正式升級為禍亂天下的諸王紛爭。

齊王司馬炯不滿功高位低,傳檄天下勤王剿賊。鎮守鄴城的cd王司馬穎與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舉兵響應,最終以十萬士兵的代價換得趙王司馬倫的人頭,而齊王以大司馬入京輔政,成為新的執政者。然而僅僅一年後(太安元年),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揮師東向,進攻洛陽討伐齊王,同樣身處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在內部發難,領兵入宮生擒齊王並將其殺死,於是大權落入長沙王的手中。太安二年(公元303年)cd王司馬穎想要獨攬大權把持持朝政,聯合上次討伐齊王未能搶占先機的河間王一起攻打長沙王。於是cd王、河間王二王聯手,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攻洛陽,cd王的軍隊被長沙王擊退,河間王的軍隊則攻進了洛陽。曆史總是相似的,永安元年初,長沙王同被身處洛陽城內的東海王司馬越擒獲交由河間王,最後長沙王被河間王手下的將領張方活活燒死。長沙王死後,cd王拜為丞相回鄴城遙控朝政。東海王司馬越又對cd王專政有意見了,聯合長沙王舊部挾持惠帝親征鄴城,討伐cd王。東海王等人與cd王的軍隊在蕩陰展開決戰,卻未能延續前三次勤王勝利的傳統,不僅損兵折將,連皇帝都被虜入鄴,失敗了的東海王逃回自已的封地,謀圖卷土重來。